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成了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教育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而歷史的教學具有其獨特性,歷史課本中不僅蘊含豐富的歷史信息,還包括許多深度的人生哲理,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也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地方。經調查研究,高中歷史故事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上具有非常高的教學價值,有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所以,本文就故事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實施展開研究,探索歷史故事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研究
一、 故事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能夠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歷史知識是記載過去真實發生的事件,在時間上距離學生比較遙遠,加之歷史事件中還有許多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在學習上難免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和無聊。而故事教學的應用能夠讓歷史課堂變得不再單調乏味,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運用得當,它將使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興趣也會隨之提高。
其次,能夠彌補高中歷史教材的不足,幫助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高中歷史課本中,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經過概括和提煉的文字來表達的,這些簡潔、概括性的語言雖是對歷史事實和規律的總結,但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而故事教學法能夠通過教師的補充講解為學生構建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故事情節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并且對所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記憶更加持久。
二、 高中歷史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第一,歷史故事的運用原則。在歷史故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來進行,首先,歷史故事的設立必須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服務。故事的使用不能夠是隨意的、無目的的,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是要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必要的教學手段;其次,故事運用的時間和次數要把握得當。故事并不等同于史料,故事內容很多是經過藝術成分的加工,有夸張和虛擬的成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能以故事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脫離課本,夸夸其談,特別是在高中文科班的教學中,我們更加強調一手史料的運用和解讀,應以史料教學為主,故事教學為輔。
第二,歷史故事的搜集方法。歷史故事的搜集方法可以通過四種渠道來獲取,①立足課本教材,將課本當作歷史資料的主要骨架來源,發揮課本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來閱讀、解析一些課本史料故事,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培養歷史思維。例如,在宋明理學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課文中王陽明靜坐格竹子的故事,來幫助學生區分理學和心學觀點的不同。理學代表人物朱熹提倡“格物致知”的觀點,提倡“格物窮理”,他認為就是要通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規律。但到了王陽明,他要實踐一下怎么格物窮理。于是一連七天靜坐在他辦的書院里觀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廢寢忘食、目不轉睛地看著、想著,一直坐得支撐不住,病倒了,也始終沒有體會出竹子的道理來。因此,他認為理并非存在于外界而存在于人的內心當中,心是萬物的本源,心即理也。充分利用課本故事資源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深奧的哲學觀點。②查詢圖書,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通過廣泛的查找閱讀課外書籍來豐富故事情節,像歷史專著、名人傳記等,都是非常值得教師參考的一些故事素材來源,比如在講文藝復興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引用一些莎士比亞的文學名句來豐富教學,通過達·芬奇的畫的故事,通過講述這些人物的性格和作品讓學生感受到這一時期弘揚人性,否定神性,學生便能夠更好地體會人文主義的內涵。在講到近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時,可以穿插愛國官兵浴血抗敵的故事,賦予課堂更多的感染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③開發地方資源,我國的歷史悠久,在講解我國古近代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地方性的特色來弘揚本土文化,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愛國情感,比如在講到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時候,可以講述清末民初廣西政府鼓勵創辦實業的相關事例。在教學中運用當地歷史資源,講述身邊的歷史,學生從心理上更有親近感,也更加感興趣。④利用網絡資源,現在網絡已經達到基本普及的地步,網絡資源成了一個龐大而豐富的資源庫,教師通過在網絡上搜集歷史信息,可以快速地獲取很多有效的故事素材,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和力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學習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的時候,通過網絡查找資料,讓學生了解1972年的水門事件,當國家元首有觸犯法律行為時怎么辦?這個事件比較典型的呈現出美國民主制度的特點。因為存在兩黨競爭,屬于共和黨的尼克松才出此下策,派人去民主黨總部偷竊情報。兩名記者緊追不放、深入調查,說明言論出版自由是監督政府的利劍。參議院可以調查總統,法官可以命令總統交出錄音帶,說明議會可以制約總統,而司法獨立才有權調查國家元首。最終尼克松由于缺乏誠信而被迫下臺,說明政治領導人取信于民比什么都重要。通過故事講制度,生動而具體。
總而言之,在課堂中穿插歷史故事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枯燥難懂的教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愛上歷史課堂,積極學習。
參考文獻:
[1]姜黎黎.巧妙結合歷史故事,創建高中歷史文化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2):52.
[2]徐衛東.讓歷史故事綻放亮麗的風采,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全面成長——高中歷史故事教學法實踐與反思[J].考試周刊,2014(25):134.
作者簡介:
黃豐,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