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音樂是音樂中的“經典”,是生命精神的集中,它不僅代表著時間上的概念,而且詮釋的是一種永恒的精神和價值。4~5歲幼兒在欣賞古典音樂的過程中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正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同樣的音樂,不同的幼兒會有不同的感受,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想象跟隨古典音樂一起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關鍵詞:幼兒;古典音樂;想象力與創造力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4~5歲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中的直覺思維階段。這一階段的幼兒思維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不能進行抽象運算思維。因此幼兒聯想到的可能是一些人物和動物的具體形象,也可能是一些故事情節。研究者選取了風格不同的6首古典音樂,截取其中一分鐘的精彩片段給20名幼兒聆聽,下面將針對4~5歲幼兒對古典音樂的音樂形象以及情節的想象與創造展開分析。
一、 4~5歲幼兒對古典音樂的音樂形象的想象
對于音樂形象這一概念,黃炳琦和曹虹在《怎樣欣賞外國古典音樂》一書中說道:“音樂形象是用樂音塑造的感情雕像,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你卻能隱隱約約、或明或暗地感受到它的存在。”4~5歲的幼兒也能夠通過傾聽音樂聯想到具體的音樂形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幼兒更能夠對古典音樂本身的特點和情緒進行較為準確的把握,并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對自己感知到的音樂進行想象。
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會給幼兒帶來不同的體驗,也讓幼兒聯想到不同的音樂形象,這些音樂形象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研究者針對幼兒在欣賞音樂之后的描述,選取了調查結果中特色鮮明、充滿想象力的音樂形象進行分析,具體分析如下:
《斗牛士進行曲》
我聽了以后我覺得像升國旗的聲音一樣。
我感覺我好像看見有很多士兵一起走路。
我想到什么時候有圣誕舞會。
《少女的祈禱》
我想到一些沒有家人的孩子,他沒有家人,就在外面。
我感覺是一個小女孩她出去玩,然后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回不了家了,她很傷心。
《波萊羅舞曲》
那個咚咚咚的聲音像小烏龜爬上山的聲音。
像一群小鴨子走路。
比才的《斗牛士進行曲》所選片段的情感基調較為雄壯、威武和熱烈。部分幼兒用語言直接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到了升國旗的場景以及軍人、士兵這些形象,可見,這些幼兒把握住了樂曲的雄壯有力的特點。而圣誕舞會在幼兒看來應該是十分熱鬧、有趣的,與《斗牛士進行曲》本身熱鬧的場景與氛圍互相吻合,說明幼兒通過傾聽能夠把握住樂曲的情感基調。
巴達捷芙斯卡的《少女的祈禱》是一首傷感柔美的樂曲,幼兒在傾聽之后想到的是“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傷心的小女孩”這一類形象,這些形象與樂曲本身柔美傷感的情感基調相符,說明幼兒能夠較為敏感地捕捉到樂曲的舒緩旋律以及樂曲中細膩的情感色彩。
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是一首節奏感較強的舞曲,整體風格簡單明快,幼兒在感知這首作品之后,想象到了爬行的烏龜、走路搖擺的鴨子,這些形象是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出來的,且符合作品自身節奏感強的特點。
二、 4~5歲幼兒對古典音樂的音樂情節的想象
幼兒在欣賞古典音樂的過程中想象到的形象和故事,大多是以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受到古典音樂中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之后,便自然而然的想象出了新的故事情節。有些古典音樂在成人聽來并沒有特別的感受,但在幼兒眼中卻是一個生動的形象或者有趣的小故事。
(1) 以下是幼兒對《波萊羅舞曲》的解讀
儷儷:我聽見就是那個咚咚咚像那個爬的聲音。像小烏龜爬上山的聲音。慢慢爬上山,爬到山上,然后它啊就在烏龜殼里一躺就滑下去了。然后小烏龜再爬上去又滑下去。
昊昊:我覺得像一群小鴨子走在路上,它們要回家了。
(2) 以下是幼兒對《綠袖子》的解讀
璇璇:我覺得是很美妙的感覺,有春天在落黃色的葉子,到冬天的時候就下雪了,然后這個下雪完了之后,然后就又長出新的綠葉了。
儷儷:我聽見很溫柔的聲音,大家一起跳舞的聲音,一起唱歌,一起彈曲子。
在幼兒聽來,《波萊羅舞曲》像是小烏龜在爬山,爬上去又滾下來,反反復復;也像是一群小鴨子搖搖擺擺地在路上走。這些想象在符合音樂簡單歡快的特點之余又都充滿了童趣,實在是妙不可言。鋼琴版的《綠袖子》在抒情、輕柔之余,又夾雜了一絲凄美。在幼兒聽來,像是季節的交替,生機勃勃的春天一晃眼就到了白雪皚皚的冬天。這是多么美妙而有趣的畫面啊!溫柔的琴聲如流水般緩緩流動,像是大家一起跳舞、唱歌、彈琴,其樂融融。幼兒們所想象到的情節既是生活經驗的映射,也對應著樂曲的旋律和情感。
有些古典音樂的音色、旋律和節奏富于變化,具有較強的情節性,偶爾還帶有些許的擬聲效果,類似《野蜂飛舞》《糖果仙子舞曲》這樣的古典音樂,往往能讓幼兒在聆聽后編出一個長長的故事。
鑫鑫在聽《野蜂飛舞》時說:“我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是鬼來了,鬼來了之后一定是把人吃掉了。然后人就從此不在了,鬼最后走掉了。”
儷儷在聽《糖果仙子舞曲》時說:“有人在偷東西,還是有老鼠在偷東西的聲音,有一點是聲音是一動一動的那個聲音,就是不好聽,他們就是來搶硬幣的,他們是小偷。”
幼兒的想象力是豐富多彩的,也是無窮無盡的。但幼兒所想象的都源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是完全天馬行空的想象。由于幼兒之間存在個別差異性,有些幼兒只能根據樂曲的整體節奏、旋律進行聯想,而有些幼兒能根據短短一分鐘內音樂的變化進行連貫的想象,所想象到的故事情節隨著音樂的變化而展開直至結束,表達出連貫的音樂思維。但不可否認的是,幼兒對古典音樂的想象是百花齊放的,他們迸發出的想象與創造力是無可限量的,無論以何種結果呈現,無論聯想到的形象、情節多或少,都能大致符合樂曲本身的特點,也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
參考文獻:
[1]資利萍,陳沖.古典音樂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價值及應用[J].兒童音樂,2010(10).
[2]黃炳琦,曹虹.怎樣欣賞外國古典音樂[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39.
[3]楊吉紅.幼兒音樂創造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讀與寫雜志,2013(1).
[4]楊晶.幼兒音樂創造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2(4).
[5]李金波.論如何培養兒童音樂創造力[J].文學與藝術,2011(193).
作者簡介:
居雯妍,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河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