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玥 董正斌
【摘要】在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已經進入到高校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發展迅速,傳播速度加快,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挑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本文首先對新媒體的基本概念進行概述,然后著重闡述了新媒體視域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旨在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科學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育人功能 教學質量 科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83-02
引言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廣大學生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新媒體發展進程,并在教學領域中得到全面普及,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學模式將成為過去式。高校通過開展思政課能夠有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不僅為學生的生活指明正確的方向,而且對學生的學習也起到實踐意義,因此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普及,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力度,以此滿足新媒體時代要求。
1.新媒體的內涵概述
新媒體實質上就是比傳統媒體方式更為先進的一種媒體形態,新媒體是在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而逐步優化起來的。當前最常見的手機也在新媒體范疇內。新媒體發揮著主體性、社會性等作用,而這些作用是傳統媒體無法實現的。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強化了信息傳遞速率,而且還調動了社會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有效促進了社會主義穩定發展。高校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對象,在新媒體發展占據重大比重,為此,必須開展更為嚴格的思政課教育。
2.新媒體視域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具體對策
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強教學改革力度,落實教學目標,增強教學實效性,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推動大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為未來社會發展提供一大批優秀的建設者。
2.1 提高教師素質
教育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為了使教學活動穩定有序運行,就必須不斷完善教育者的學科專業知識,并且對知識能夠及時有效獲取,能夠熟練運用相關載體、肢體語言等方式傳授學生系統的知識,并有效管控教學過程,與學生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
2.2 加強新媒體關注,適當豐富教學
思政課教育者在基于新媒體的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將更多的目光放在時事熱點上,同時還要認真細致分析社會熱點事件并及時傳達給學生。在教育者科學系統的分析下,學生產生了合理的觀點,信息判斷能力增強。在設置思政課教學內容時,高校應結合時代發展要求確立相應的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在社會熱點事件上的敏感度。教育者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討論、辯論等諸多路徑來豐富課堂氣氛,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加強技能培訓,完善保障機制
高校在根據自身實況構建新媒體平臺過程中,還應確立相應的技能培訓平臺。在新媒體迅猛發展下,涌現了類型多元的新媒體平臺,提高了更新速率,教育者很難與學生保持相同的節奏。因此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應注重提高教育者的網絡技能水平,為教育者提供學生經常使用的平臺,和學生保持良好互動,在提高教育者相關技能水平的同時,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者的教學強度。
2.4創新教學模式
在系統論角度上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牽涉的要素眾多,如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首選、教學過程等等。在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及時了解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側重的思政課內容,以及思政課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實效低下等現實性問題。
3.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課教育者應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信息及思想情況,認真分析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通過正確的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關心學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探索渠道,及時回應學生的疑惑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提高其為人處事的能力,和大學生配合協作鑒別互聯網平臺中各種繁雜的信息,改革優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的創新[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2]朱文文.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其對策[J].文教資料,2009(11).
[3]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邱玥(1978.7-),女,遼寧撫順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