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雙明
摘 要:運用時事熱點進行課堂小結符合課程標準和現代教育學的要求,對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思想品德學科“三維一體”的一體性等有積極的意義。針對目前思品學科課堂小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的方法、時事熱點設計的原則、時事熱點總結的方法、注意事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究。
關鍵詞:時事熱點;課堂小結;初中;思想品德
“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白居易),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堅強有力、發人深思的“豹尾”,有助于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運用時事熱點進行課堂小結,以時事熱點為載體,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可以培養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原因
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它的教學內容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而我們的教材往往滯后于生活,這就需要思品學科老師運用時事熱點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才能保持思品學科的教育力和生命力。
(一)理論支撐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適應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運用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就是以時事熱點為載體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培養初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
值觀。
現代教育學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更充分的發展,這種發展應當既有助于維系整個社會的發展,更有助于個體獲得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動力和能力。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要求教師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收集時事熱點來進行小結,這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完善和能力的發展。
(二)意義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教師如果運用時事熱點來進行課堂小結,會讓教材上抽象枯燥的道理活起來,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從而提高時事熱點教學的實效性。
2.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
從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時事熱點教學現狀來看,老師習慣于自己收集時事熱點,直接教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造成學生時事熱點學習觀念淡化,效果較差,無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對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進行研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思考、分析、理解,目的是轉變目前教師時事熱點的教學理念。
3.提高課堂實效性
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要求教師在課堂小結時,要鼓勵學生自由說出對本節課的學習體會,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總結,是一節課教學的重點,如果師生能用時事熱點對教材知識進行升華,有利于學生鞏固教材知識,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課堂效率。
二、問題
1.不重視課堂小結環節的作用
一些教師很重視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而對課堂小結環節不在意,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忽略不做,使課堂教學失去了完整性。
2.課堂小結方式落后
目前大多數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課堂小結采用知識點總結式,而且直接由教師來完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3.課堂小結缺乏思想升華
現實中不少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小結中重視知識點的落實,而忽視了課堂小結的思想性,讓課堂小結失去其點睛之筆的作用。
三、原則與方法
1.選擇時事熱點的原則
(1)思想性原則
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是對教材知識的升華,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簡約性原則
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是在新課結束后,課堂時間有限,要求學生在總結時要語言簡練,教師的點評也要簡明扼要。
(3)實效性原則
時事熱點課堂小結法要求將教學內容與時事熱點相聯系,對教材觀點進行總結提煉,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更深刻理解教學內容,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總結方法
(1)總結教材內容
時事熱點小結是在新課內容教學完成以后的教學環節,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教材教學內容做簡練總結,這是時事熱點小結的知識儲備,也是將時事熱點與教材聯系的前提和基礎。
①教師可以以板書的方式將知識呈現給學生。
②教師可以提問讓學生回答教材知識點。
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歸納教材知識點,再加以點評。
(2)呈現時事熱點
①由多媒體呈現時事熱點,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以充分激發其思考的積極性。
②教師營造寬松的思考氛圍。
③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時事熱點,說出時事熱點說明的道理。
(3)準確聯系教材
①由學生思考、分析、理解教材內容與時事熱點的關系。
②教師指導學生認真思考設問,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總之,運用時事熱點進行課堂小結,是一個新的嘗試,只要精心選擇時事熱點,掌握適當的方法,就能達到突出教學重點、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思想品德課充滿生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建軍,葉瀾.“新基礎教育”的內涵與追求[J].教育發展研究,2003(3).
[2]胡塞爾.現象學的觀念[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誗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