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
摘 要: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它與以往的作文不同,它的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的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對于這種作文,我們要真正認識這種題型的本質和特點,以及與傳統的新材料作文的關系,組織高效和富有針對性的訓練,輕松面對任務驅動型作文。
關鍵詞:任務驅動型作文;區別;模式;思維
一、任務驅動型作文與新材料作文的區別
任務驅動型作文即在給出材料基礎上,增加了明確的任務。這些任務一般在文體、對象、內容和思維等方面進行“驅動”,對考生的寫作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2015年高考全國卷Ⅰ的作文試題中,“寫一封信”即為文體要求,“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為對象要求,“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和“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則為內容要求。Ⅱ卷中的“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思考、權衡與選擇”就是一個任務指令。材料往往出現對立性的問題,讓考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權衡”作出自己的“選擇”,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或方案。任務驅動型作文在寫作時強調態度鮮明,就事論事,而傳統的新材料作文一般通過分析材料,在材料的含意范圍之內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在主體部分論證中心論點的正確即可。行文過程大致分為“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在論證過程中可旁征博引,完全撇開
材料。
兩類作文看似大不相同,但有個共同的基礎就是材料,無論要求是什么,對材料內容的把握必不可少,所以任務驅動型作文本質上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只是增加了非常明確的任務指令而已。對此學生不必感到擔憂,只需要明確給出任務罷了。
二、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思路模式
文無定法,但有章可循。為了讓學生更快入格,復習應考時給他們提供容易操作的思路拓展的框架還是必要的,尤其是對中等程度及其以下的學生。任務驅動型作文在構思行文方面,因為要求不同,呈現出與新材料作文稍微不同的面貌。如何自然地完成給定的任務便成了不可言說之痛,在此只說說簡單易操作的“六字成文法”,即引—析—議—聯—解—結。
1.引:簡引材料,引出問題,導出論點。相比新材料作文對原材料的可有可無,任務驅動型作文則強調一定要有對原材料的
引述。
2.析:析現象、析問題、談意義、講危害。
3.議:議要辯證,要全面。正反對比,假設因果,點面層進都是合適的論證方式。
4.聯:聯系現實,明確寫作的解決意圖。
5.解:提供方法,解決問題。
6.結:結尾要簡潔有力地回扣材料。不管是倡議勸勉,還是呼吁號召,都要避免照抄題目的結尾。
三、任務驅動型作文在分析議論上的轉變
新材料作文講究“借事論事”,800字的作文可以借用古今中外的素材,需要論述的并不多,寫作起來相對簡單,只是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但是任務驅動型作文講求“就事論事”,看似不用積累太多素材,但學生在說理過程中容易重復、啰嗦,缺乏嚴密的論證思路,文章顯得雜亂且空洞。所以“任務驅動型作文”不是不能用素材,只是要合理地使用。
新材料作文模式下對素材簡單粗暴的引用方式不適用于任務性極強的作文。那種“分論點+事例+論證分析”的方式雖易套作,但卻過于生硬,不利于辯證地論述、深入地說理。所以在任務驅動型作文”中最好使用舉一反三、旁征博引的方式,簡短地使用素材。針對素材使用得太簡短導致字數不夠的情況,建議使用排列的方式,每個素材簡短地敘述,多個素材一起用更有氣勢,也更具說服力。
當然,議論的方式多種多樣,素材的使用同樣如此,不管是良言警句,還是名人軼事,在寫作時切不可忘記回歸原材料,只有在寫作時時時聯系原材料,才能稱為“就事論事”。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在思維上的轉變
2015年全國Ⅱ卷的作文,題目明確要求“在三人中,你認為誰更有風采”的權衡比較類題目,在寫作時一定要體現你的比較,在寫作時定要抓住三個對象的特點,多方面比較,凸顯自己的
觀點。
例如滿分作文《感動世界的風采》中的片段:
當然,工匠“老王”、攝影師“小劉”等人與國際頂尖科學家“大李”都有一些共同的風采——堅持到底、專心致志、服務人民、貢獻社會的可貴品格和精神。然而,這些頂尖科學家才是解決這些全局性的“病毒”大爆發困境的領頭羊。
一句“當然”簡單介紹了三者的共同點,一個“然而”引出自己的觀點,語言簡潔又觀點鮮明,思辨過程一目了然。
要想在寫作時快速抓住特點并得出自己的觀點一定要養成思辨的習慣,在看待、評論問題時不能人云亦云。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簡單地說就是要“由果溯因、由此及彼”。例如,在黑衣男暴打地鐵吐痰男的事件中,就不能浮于表面地談“黑衣人到底該不該打人,這種行為是對是錯”,而應該思考“黑衣人打人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對待黑衣人”。只有平時養成多思考的習慣,到了考場上才能層層深入地論述,體現思辨這一過程。
無論是新材料作文,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對于考生來說,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認真審題即可,題目怎么問,寫作時就怎么答,能做到“就事論事、情理并重”就行,放平心態,切不可給自己過重的心理負擔,在已給模式的基礎上發揮,寫出更多佳作。
參考文獻:
[1]劉佳杰.就事論事 情理并重:例談如何備考“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J].名師講壇,2016:76-77.
[2]陳潔.“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指導[J].考試周刊,2016(6).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