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班級管理發展的需求已經不能夠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滿足,這就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班級能夠促進學生的良好成長,從實際出發,結合工作現狀,就班級管理當中如何利用“勤嚴細實”來提高管理效果展開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勤嚴細實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班主任進行控制,但是這樣的方式也使得學生的創造才能以及個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班級管理發展的需求已經不能夠利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滿足,這同時也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科學方法的利用,更成了其十分重要的素質之一,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一、傳統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班級管理強調將班主任作為核心,并圍繞班主任對工作進行開展,這樣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夠滿足教育改革的實際
需求。
1.班主任缺乏專業理論知識
班級管理有著十分廣泛的學科范圍,與管理、培訓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教師沒有掌握班級管理理論知識,這樣的情況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有愛心、耐心,而且要一定的素質,如何管理班級是一門值得鉆研的業務內容。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廣泛、多樣化的信息以及知識,學生的各方面也可能超越了傳統的管理人員,這就使得教師、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隔閡,從而使得學生的健康發展受到了阻礙。
2.班主任沒有合適的日常管理方法
目前,仍然有很多班主任在利用傳統的行為管理方法以及模式,這些教師忽略了這種方法產生的師生沖突,難以對正常的師生關系進行建立,也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受到了打擊,與此同時還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3.管理內容較為繁瑣
班主任常常認為自己是班級的家長,在班級管理時也應該是家長的身份。由于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對科學的管理方法進行實施,因此作為班主任常采用全方位看管的方法,過于繁瑣的看管內容,也導致自己對學生缺乏足夠的信任,對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產生一定的懷疑,對于學生的行為經常采用命令的方式,這使得班級管理完全依靠班主任進行,也難以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長此以往,班主任在的時候學生都如“綿羊”一般,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級當中就會出現“放羊”的情況。
二、利用“勤嚴細實”做好班級管理
1.“勤”——工作的前提
想要使得課堂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并對學生進行管理,就必須要做到勤奮。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夠對班級更好地管理。
第一,應利用各種渠道對學生的個性、思想進行掌握,并對教師、學生之間和諧的關系進行建立,使得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得到加強,并對教師、學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二,為了對自身的權威進行建立,在要求學生之前,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只有勤監督、勤引導以及勤在班,才能夠獲取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愿意敞開心扉,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
2.“嚴”——工作的根本
要使工作得到順利開展,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及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我們教師的言行都可能被學生模仿,因此,班主任更應該嚴于律己,從而使得言傳身教能夠得到真正的實現。嚴格地對班級的規則進行制定,使得這些規則形成一定的約束,使得良好的班風得以樹立。但是,嚴格并不代表著教師“嚴肅”,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教師應做到“嚴而有度”以及“嚴而不厲”,與學生建立朋友的關系。
3.“細”——工作的重點
第一,在對學生思想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管理人員應保持自己的細心,使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細心工作能夠使學生明理,并最終達到教育的目標。
第二,對于一些學生常犯的錯誤,教師也應該進行自我反思,如何杜絕學生經常出現同樣的錯誤,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定的解決方法,從而使得這種現象得到根本的改變。
第三,教師應從細節處理學生出現的各種情況,不同管理人員之間各司其職、明確分工,利用值日生負責制、班干部坐班制等方法來實現對問題的解決。
4.“實”——工作的保證
第一,教師應從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班集體目標,從而使得班級能夠呈現出良性競爭的氛圍。
第二,教師應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圍當中為學生辦實事,例如購置水壺、訂閱報紙等。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作,想要做好班級管理要求教學管理者能夠更新管理理念,使得班級的管理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班級氛圍的良好維持,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更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更應從“勤、嚴、細、實”著手,讓學生真正地在班級當中體會到如家的氣氛,從而最終實現有效班級管理的愿望。
參考文獻:
[1]周世杰.班主任與班級管理[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湯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級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張桂云.班級管理倫理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