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立 楊彩鸞
【摘要】隨著依法治國的推進發展,在高校專業學科中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作為溝通橋梁的診斷學中,在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不僅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還為學生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拓展思維和培養創新精神。本文分析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的原則,并提出相應的方法,以保證為社會培養既具有專業能力又兼具法律意識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診斷學 教學 法律知識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21-01
一、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的必要性
診斷學涵蓋病史采集、癥狀和體征、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內容。在診斷教學中教師在每個章節融入相應的法律知識,將醫學專業技能、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技巧、職業道德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將社會法律知識引入各個章節,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案例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討論分析,提高學生面對實際情況的應變能力和臨床思維創新能力。
總之,不管從教育本身,還是未來醫學發展趨勢,法律意識的教育助力學生獲得全面系統的醫學科學知識,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只有不斷將法律知識融入醫學科學中,才能充分發揮醫學正面積極效應,實現科學精神與法律精神的結合,促進醫學的健康發展,為人類健康事業培養所需的醫學人才。
二、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的原則
在診斷教學中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相融,需遵循四個原則:
(一)明確的目的性
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是一個有著明確目的性的教學活動,不僅需要老師有計劃的制定教學目標,并且明確融入教學中的法律知識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在備課與教學中,老師還要善于開發診斷學教材中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將法制教研活動作為重要研究內容。
(二)靈活的有機性
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是將該學科內容與法制的有機結合,因此,對診斷學內容不能死搬硬套,重視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將法律知識靈活的貫穿和應用到診斷學課堂中。此外,教師要把握教學節奏,潛移默化中融入法律知識。如此保證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接受一次深刻的法律知識的教育。
(三)適當的選擇性
知識教育是一個由淺及深的系統性過程,通常教育中將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接受程度作為教學標準,在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也應遵循這個原則,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學習趨勢呈現遞進螺旋式上升。由此,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需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學習、認知規律、可接受程度等,基于學生的基礎和理解力選擇相應的法律內容。
(四)強烈的趣味性
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意識有助于學生不斷的觀察、體驗、發現和創造,在興趣的驅使下,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還應遵循趣味性的原則。將專業知識與趣味性結合,讓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激發探索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三、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的方法
在診斷教學中融入法律知識,通過學法、用法,嚴格按照法律來規范自身的醫療行為。關于融入法律知識的方法包括:
(一)問診中融入法律知識
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患者的心理感受,作為醫生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履行告知義務,讓患者充分理解醫療行為,充分理解患者的權利和義務,了解患者所享有的權利:參與醫療權、知情同意權、保護隱私權等等,對于患者是權利,在醫務人員則是法定義務。只有將法律知情權落實,才能改善醫患關系,從而減少和避免醫療糾紛。
(二)體格檢查中融入法律知識
體格檢查中,是醫生和患者的零距離接觸,但是醫患之間的不信任感、生疏感越來越突出。對此,這就要求醫者在體格檢查中,培養道德法律觀念,保護患者隱私,檢查動作要輕柔準確、尊重體貼,收集體格檢查資料確保后期疾病確診。
(三)病歷書寫中融入法律知識
在司法審判中,病歷是證明醫療行為正確與否的重要依據,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在當前施行的法律法規中強調病歷書寫與保存的重要性。在一些醫療糾紛與訴訟中,從醫學角度來看,即一些手術并發癥或者疾病的正常轉歸等等,但是因為醫務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將病歷書寫當成負擔或者文字游戲,不僅對病人造成傷害,而且影響到醫院和自己的工作。此外,篡改病歷導致病歷無法作為證據使用不具備法律效力。由此,醫務人員在病歷書寫過程中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樹立病歷的證據意識,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書寫病歷。
四、結論
診斷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重要性,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提高診療水平的同時,還應當有計劃的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和避免醫療糾紛。本文分析診斷教學融入法律知識的必要性,分析其遵循的原則和方法,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潘濤.《淺談教學診斷與改進》.《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年.第19期
[2]龔世鳳,吳惠珍.《淺談<診斷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興趣的培養》.《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7期
[3]孫英梅,姚鳳海,馬麗娟.《醫學學科的人文向度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復旦教育論壇》.2004年第4期
[4]劉靖,謝建興,查旭山.《加強法律意識在臨床實習帶教中的體會》.《醫學綜述》.2007年第23期
[5]王婷婷.《在臨床護理帶教中強化實習護生法律意識教育》.《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
作者簡介:
何麗立,女,生于1987年4月,漢族,貴州省遵義市人,講師,醫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診斷學、臨床內科學。
楊彩鸞,女,生于1970年12月,侗族,貴州省凱里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診斷學、臨床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