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嬋
【摘要】農村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活力不足。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積極運用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把握好激勵性評價的尺度、優化激勵性評價的形式和根據學生的年齡進行激勵性評價等幾方面著手,積極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激勵性評價。經過實踐證明,激勵性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活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激勵性評價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05-01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但沒有老師的贊賞和激勵,是不能鞏固和強化這種興趣的。激勵性評價其實是一種賞識教育,學生覺得老師“賞識”自己,自然就產生一種學習的“動力”迎合老師,學習的興趣更高。農村小學的學生在自信方面比較差,課堂的表現往往因為信心不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積極運用激勵性評價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筆者覺得激勵性的評價運用得恰當效果是明顯的!
一、把握激勵性評價的尺度
農村小學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課后的學習效果很低,40分鐘的課堂教學非常重要,但是有些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比較差,經常游離于課堂,這與老師課堂的激勵性評價是否到位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實踐中老師都會探索如何利用激勵性評價提高課堂的活力,實踐證明激勵性評價不是越多越好,把握評價的“尺度”非常重要。例如:對有回答瑕疵的學生,老師應當投以期待和相信的目光,可以跟他說“Youre a good boy. Try your best.”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學生只不過讀對了一個單詞,老師就大張旗鼓的又掌聲又送禮物的,這樣就有點過了,反而覺得老師有點“夸張”,起不到理想的激勵效果。有句話叫“物極必反”,老師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也要把握好尺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度評價就好了。
二、探究激勵性評價的形式
激勵性評價是眾多評價中的一種,而激勵性評價也有不同的形式。老師只有在充分把握學生心理,重視發掘學生個性特點進行評價才能使每一位學生獲得自信與積極進取的動力。小學生喜歡新鮮的東西,哪怕是老師表揚,也喜歡聽不同的話語。為使學生感到更強的學習動力,老師在評價形式方面還應該多思考,除了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還要探究多種激勵性評價的形式。
(一)語言激勵性評價
語言是最容易感化人的一種表達方式。課堂教學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更需要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特別是農村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他們對情感方面的需要非??释?。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愛和老師一句入微而深情的關注,教師的一個微笑都飽含著真誠的關愛和殷切的期盼,為學生注入暖暖的學習動力。用的激勵性評價語言有:Good job!/You are very clever!/Good thinking!/Well done! /Wonderful!/Dont be nervous!/Come on! 等。老師對激勵性評價語言要運用自如,表達時要融入感情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物質激勵性評價
現代生活,即使是農村學生的生活,大部分學生都不憂吃不愁穿,就說一顆糖果,在家里很多學生確實不怎么稀罕!但同樣是一顆糖果,老師獎勵的跟父母買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當學生需要激勵的時候,老師利用一顆糖果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學單詞的時候,如果想學生背誦剛教的單詞,凡背過的學生獎勵一顆糖果,肯定很多學生會搶著背誦。這就是物質激勵的課堂教學效果,但是老師要特別注意獎勵物品的選用,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學生回答問題的深度以及學生認知水平的高低程度來決定。
(三)行為激勵性評價
行為激勵性評價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非語言行為(包括教師的威信、風格、氣質、手勢等)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的活動。行為激勵性評價是老師的一種人格魅力,它以無聲的行動,把學生們注意力吸引到教師的行為狀態上,從而產生感染力和影響力去激勵和影響學生。這種激勵性評價需要老師有更高的個人素質,平時老師就要注意個人的修養的養成和教學技巧的提高。例如:老師的“威嚴”方面,并不是老師一張“兇惡”的臉學生就尊重你,那只是敢怒不敢言,只是暫時的“服從”。
三、活用激勵性評價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話叫“一針見血”,意思就是說話要說到點子上才有明顯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應該適當,具有針對性,不可泛泛而論、過于籠統,使學生聽起來糊里糊涂。
(一)中低年段學生
通常中低年級的學生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激勵性評價的方式多采用口頭評價和小組評價。一方面,口頭評價的影響面較廣,效果立竿見影。另外一方面,通過小組的評價,可以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的精神,讓他們懂得自己的表現不但影響到小集體。低年級的學生思想很單純,老師要針對他們的性格和具體表現進行激勵評價,評價的語言可以簡單化,例如:在上口語課“Greeting”方面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對說 得好的學生說“Good! Very good!”,對說得不好的學生說“Come on!Try again, please!”。中年段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所提高,除了簡單的“Very good! Excellent!”還需要加以肢體語言的激勵,例如:教學單詞時,對一個學困生讀對單詞時,老師可以說“Great!You are getting better every day!”還可以摸一摸他們的腦袋。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或者一個親密的動作可能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三)高年段學生
由于高年段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同學心理已經趨向成熟,需要更有內涵的表達和誠意,如果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只是說幾句Very good!,學生感覺不到老師的評價有“誠意”。因此,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根據具體的內容做出激勵性評價,例如:在回答Last year I went (go) to New York with my mother.為什么“go”要用過去式?老師對回答正確的學生說“Good thinking! You are very clever!”等,學生就明白自己是在“思路”方面得到認可。如果只是說“Good! Very good!”,學生不知道自己是在思路方面還在語言表達方面表現得“好”,有一種籠統的感覺,這樣對學生的激勵效果就沒那么大了。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理念的變遷,迫使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根據農村小學英語目前的課堂教學狀況,英語老師積極開展對課堂激勵性評價的實踐研究,老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帶來了學生的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習變得更積極主動,一個樂學、好學的良好局面在大部分班級已初步形成。我們相信,激勵性評價會不斷為農村學生快樂學英語提供動力和源泉。
參考文獻:
[1]徐瓊花.課堂激勵性評價的案例與反思[J].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15期.
[2]潘巖.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
[3]吳貴璽.課堂小組合作評價的維度和獎勵機制[J].文學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