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虹
摘要:文化新聞是黨報中的重要新聞類型之一,不僅具有報道文化事件的功能,更是社會主義主流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不斷加強黨報文化新聞的創(chuàng)新工作是一項值得深入思考實踐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黨報文化新聞的要義,并對城市黨報文化新聞創(chuàng)新工作提出了相應策略。
關鍵詞:城市黨報;文化新聞;要義;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城市黨報的文化新聞,不僅傳播者文化資訊,更是對整個社會的文化品位和發(fā)展方向其中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加強城市黨報文化新聞的創(chuàng)新工作,有利于增強黨報文化新聞的報道質量和文化內涵,有利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流文化的發(fā)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一、黨報文化新聞的要義
要闡明黨報文化新聞的要義,首先就要辨析清楚什么是文化新聞。
在眾多的新聞類型中,文化新聞是最基本的新聞類型之一,從廣義上看,文化新聞包括了文化、教育、科技、藝術等多個領域,因此也經常被稱為教科文衛(wèi)類新聞;從狹義上看,文化新聞就是指報道文化領域事件的新聞,例如有關文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文化會議或活動、文化作品或評論、有影響力的文化人物等等。
結合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去分析文化新聞,當前各種媒體有關文化的新聞內容非常豐富,但具體到黨報的文化新聞,我們又必須將其與其他媒體的文化新聞作以區(qū)分。
首先,黨報的文化新聞在內容上有嚴肅性。在普通媒體中,為了迎合大眾心理,增加關注度,在文化新聞報道中,往往更加關注娛樂性,文化新聞基本等同于娛樂新聞、明星新聞。而黨報作為我們黨的宣傳輿論陣地,本身具有極高的嚴肅性,其對文化新聞的報道,要更加有高度、有內涵,是在全面的反映整個文化戰(zhàn)線、反映整體社會文化。
其次,黨報的文化新聞在層次上有深刻性。與普通媒體的文化新聞追求博取眼球,引起轟動效果不同,黨報的文化新聞,除了如實報道文化事件本身之外,還要求更加關注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及給社會帶來的文化價值。可以說,黨報的文化新聞,本質上也是文化的宣傳渠道、倡導渠道和教育渠道。
第三,黨報的文化新聞在效果上有引導性。黨報的文化新聞,不是快餐文化,不是消費文化,而是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直接體現(xiàn),是社會主旋律和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其在效果上,突出了引導性,教育性。通過黨報的文化新聞,不但可以滿足讀者對文化資訊的需要,而且可以培養(yǎng)讀者健康向上的審美價值、提升讀者的文化修養(yǎng)和欣賞品味、倡導和諧而有文化底蘊的社會氛圍。
二、城市黨報文化新聞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城市黨報文化新聞的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的三個原則
一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黨報的文化新聞創(chuàng)新,始終要堅持站穩(wěn)黨的立場,堅持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的正確發(fā)展方向。
二是堅持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主流文化。黨報的文化新聞創(chuàng)新,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工作,也是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主流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引導人民群眾健康向上精神風貌,打造豐富多彩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礎。
三是堅持弘揚中華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黨報的文化新聞,肩負著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這對于在全社會形成對中華文化的價值認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要注重擴展題材的選取范圍
黨報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黨報的新聞報道要突出政治性、全局性、深刻性和遠瞻性,文化新聞也不例外。在黨報文化新聞創(chuàng)新中,要突破文化新聞以文藝為主要題材的認識局限,除了要宣傳報道好文藝方面的新聞外,還有更加關注諸如科技發(fā)展、教育改革、文化產業(yè)、網絡文化、傳統(tǒng)文化、公益文化等各個領域,以更加豐富、更加詳實、更加全面的題材,反映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繁榮現(xiàn)狀和美好前景。特別是對于地方黨報,更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發(fā)掘本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動中有新聞價值的題材,及時給予宣傳報道,以充分展現(xiàn)地區(qū)文化特色。
(三)要關注文化新聞背后的文化內涵
黨報具有極強的教育性和引導性。黨報的文化新聞創(chuàng)新,一定要在深挖文化內涵上下功夫,在文化新聞中,既要全面的報道文化信息,更要秉承正確的政治立場,對文化新聞事件背后蘊含的文化價值、文化評論、文化人物、文化知識和文化觀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引導讀者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念和審美取向,體現(xiàn)出黨報應有的文化格調和文化責任。
(四)要積極豐富文化新聞的報道形式
黨報的傳統(tǒng)載體是紙質媒體,其主要報道形式局限于文字和圖片,但文化涉及領域廣泛,表現(xiàn)形式多樣,僅僅依靠圖文,很難鮮活生動的報道文化新聞。因此要積極豐富文化新聞的報道形式,依托現(xiàn)代科技進步,主動與網絡技術下的新媒體相融合,通過網站、APP、公眾號、微博等途徑,將文化新聞以音頻、視頻等各種傳媒手段呈現(xiàn)給讀者,增強文化新聞的體驗感、新鮮感和趣味性,提升讀者興趣。
參考文獻:
[1]周平.當前都市報文娛版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聞界,2008(4).
[2]藍鴻文.專業(yè)采訪報道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303.
[3]范洪濤.文化新聞的退化與娛樂新聞的庸俗化傾向[J].新聞實踐,2002(1).
[4]張曉然.文娛新聞要有文化品位[J].新聞記者,2009(2).
(作者單位: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