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我國物流業發展過程當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問題,當代物流必須重點考慮環境問題的解決,以環境角度改良物流體系。綠色物流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新的物流發展趨勢。快遞包裝物的循環再利用,可以減少物流業的總成本,具有龐大的經濟效益。綠色快遞的發展隨著電商的發展日趨受到社會的關注。本文分析了快遞包裝的回收現狀,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對基于快遞包裝的綠色物流做了進一步分析,同時也給出了發展綠色物流的對策。
關鍵詞:快遞包裝;綠色快遞;綠色物流;可持續發展
引言
綠色物流在我國剛剛發展,人們對其認識有限,其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大多數企業和經營者一味尋求經濟利益而輕視對環境的保護。 世紀的物流發展要求我們以環境為導向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革,構成一種環境友好型的物流體系。綠色快遞是削減一次性包裝紙箱,實現商品包裝耗材的可回收。綠色快遞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生態文明,還可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物流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綠色物流概述
所謂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過程當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綠色物流主要有以下幾個起因: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倡導,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以及現代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快遞包裝回收現狀分析
3. 回收現狀
2017年全國快遞業累計完成400.6億件,同比增加28%,電商及物流產業的規模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與此同時,快遞封裝用品的大量使用所伴生的“白色污染”及資源虛耗等問題也日趨嚴重。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揭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損耗約32億條編織袋、147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僅一年損耗的瓦楞紙箱原紙就達4600萬噸,相當于7200萬棵樹。
2017年雙十一,菜鳥綠色行動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城市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即“回箱計劃”。這是菜鳥在綠色回收方面的最新嘗試。紙箱經由消毒、加工后,將被制成包裝箱再次用于快遞行業,節約大量社會資源。而且數十個綠倉已開足馬力,首批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生物降解的快遞袋已發出。
3. 相關政策
1.2017年3月17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菜鳥網絡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倡議了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該基金主要專注于解決日益嚴重的物流業污染近況,推進快遞包裝創新改善。
2.2017年7月22日,國家郵政局提出要推動快遞綠色包裝的實施方案。
3.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為“千年大計”,并初次提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從價值、理念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支持。
4.2017年11月2日,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十部委聯合公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擬到2020年使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的利用比例提高到50%,并基本建成專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
5.2018年1月25日,《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7)》在京發布,其中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成為報告主要組成部分。
3. 快遞包裝處理方式
當前存在的快遞包裝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
1.直接丟棄
由于垃圾分類不到位、不合理,快遞垃圾與普通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焚燒,
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2.收入廢品站,進行包裝物再循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可回收廢物價格低廉,難以吸引百姓參與,尤其
年輕人,并且此環節再造率低,再造成本高,浪費極大。
3.進行專門的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
如菜鳥的“回箱計劃”、蘇寧的共享遞盒回收站等,近年來,業內相關企業
提出“綠色快遞”的概念,探索快遞裝配、運送、回收、再利用一體化機制,但還未獲得普遍的認可與推行。
3. 原因
快遞包裝難以有效回收,存在以下原因:
1.政府等相關部門監督不力
政府等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做好法制建設與監督調控,完善綠色物流的管理。注重對綠色理念的教育,使民眾領會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相關律例,樹立可持續的消費理念。
2.企業缺乏回收動力
企業出于利益最大化目標,不會考慮包裝的回收,即使意識到重要性,也可能由于投入的成本過高,而使企業望而卻步。
3.快遞包裝亟待改進
包裝的材料類型、尺寸規格、保護方法不一,無形中增加了回收利用的難度,
提高了回收再利用的成本。
4.國民回收意識薄弱
很多人都是暴力拆件,并認為包裝越好商品越好,另外還有大多數人缺乏
垃圾分類意識,這些都不利于包裝的高效回收。
基于快遞包裝的綠色物流發展的對策
4. 政府等有關部門做好法制建設與監督調控
政府等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做好法制建設與監督調控,完善相應政策。重視對綠色理念的普及,使公眾了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相關法規,樹立可持續的消費理念。
4. 鼓勵大型電商與快遞企業合作
鼓勵大型電商與快遞企業合作使用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或實施包裝箱回收服務,加強綠色包裝管理。
4. 建立快遞包裝回收體系
以市場為依托建立科學、系統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實現快遞業與回收業的定向合作,使整個產業鏈共同參與。
4. 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宣傳引導,呼吁民眾從自身做起,做到“溫柔”拆件,積極主動地參與回收行動中。
總結--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關注的核心。人們贊嘆于成交額的龐大和快遞量的驚人,但去掉驚人的數字,快遞包裝如何更為綠色,快遞垃圾如何有效減少,如何高效處置這些垃圾,讓其變廢為寶,才是繁華去后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地方。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須要社會各方參與此中。推進源頭治理,增加綠色快遞服務,提高快遞業包裝范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包裝耗用量,減少環境污染,讓綠色成為物流最美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綠色物流是物流企業未來發展的必選項[N].盤和林.證券時報.2018-04-03(A03)
[2]綠色物流需過四道坎[N].蔡新華、徐璐.中國環境報.2018-03-23(007)
[3]綠色物流、共享末端需社會各界共同推進[N].劉斯會.證券日報.2018-03-06(C01)
[4]綠色包裝壁壘及我國包裝業發展策略研究[J].趙虎林.現代商貿工業.2017(36)
[5]葛銳,馬洪娟.我國電子商務快遞綠色包裝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7(02)9-10.
[6]快遞垃圾泛濫成災 綠色物流悄然興起[N].黃敏曉.通信信息報.2017-02-15(B08)
[7]《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
作者簡介
石燕燕(1996—),性別:女,籍貫:甘肅敦煌,學校:西北師范大學,學歷:本科 專業:物流管理。.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