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瑋
摘要:瓦西里·康定斯基是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運動中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是產生于德國的表現主義藝術團體“藍騎士”的領袖人物,與彼埃·蒙德里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但他的抽象繪畫風格和繪畫理念起初并不是如此,是在繪畫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由重視客觀的自然再現發展成為創作主體主觀情感的表達。不僅如此,康定斯基還意識到色彩藝術可以獨立表現人的精神,并賦予色彩以無限的意義。他繪畫中的色彩語言有了更新的生命與表現形式,在西方現代藝術氛圍下實現自身的超越,最終成為一種獨立于客體而存在的藝術語言形式。
關鍵詞:康定斯基;色彩;藝術精神;情感表達;抽象繪畫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059-01
康定斯基在他的理論著作《論藝術的精神》-書中寫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上說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的原則為唯一基礎。”顯然,在他眾多的作品中,色彩和諧統一的關鍵始終在于對人類心靈有目的的啟示和激發。
一、早期繪畫作品中色彩的應用及情感表達
從康定斯基早期(1901~1908年)的繪畫作品中,很容易捕捉到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新藝術風格的特征表現,大多采用明亮的裝飾性色彩來表現俄羅斯民間故事。如創作于1904年的《風景中的俄羅斯小姐》是一幅蛋彩畫,把新印象主義的色點與中世紀木刻組合在一起,畫面具有裝飾性效果,整個畫面充滿神秘感。創作于1903年的布面油畫《藍騎士》可以說是康定斯基早期繪畫中最著名的畫作,畫面描繪了秋日午后的陽光下,騎士策馬奔馳在原野上。畫面中原野和樹木的主色調為黃綠色與天空、樹蔭、騎士衣著的青色形成鮮明對比,色彩明亮富有節奏感,顯現出與印象派作品更加接近的特點。
從1903年到1908年,康定斯基在歐洲各地漫游。期間,他深入研究新印象主義、野獸主義和立體主義藝術,逐步確立藝術的價值在于其精神性而不是物質性或客觀性的理念。在色彩方面,他受到梵高、高更等藝術家的影響,并且接受了來自東方的神秘主義思想,這些都為他之后的抽象主義創作奠定了基礎。
二、距抽象繪畫咫尺之遙的過渡時期作品中色彩的應用及情感表達
1909年由康定斯基創作的《藍山,84號》,延續了早期作品中流露出的神秘氣氛。畫面中對景物的描繪趨于概括,以裝飾性的風格表現了山野、樹木、馬匹等風景題材,但作品表達的又不單純是一幅風景畫,還蘊含了康定斯基對未來充滿美好期待的堅定信念。同年創作的《尋常人家圖》、《樹干的風景》等作品都為其獨特的抽象表現走向成熟做好了準備。
隨后,創作于1910年的《構圖2號》用近乎于野獸派的色彩描繪出交響樂般的繁雜色構圖,標志著康定斯基藝術風格的重大轉變和突破。整個畫面呈現給人們的只有形式和色彩,具象的物體和故事描述逐漸消失,基本形成了抽象構成的色彩、形狀與線條的關系特征。他將所要表達的精神力量寓于純形式的關系中,與無標題式音樂小樣有相通之處,作品所蘊含的生命的永恒從畫面中流淌出來。就像他在《論藝術的精神》中寫道:“色彩是對靈魂發揮直接影響力的手段。色彩是鍵盤,雙眼是音錘,而靈魂是擁有許多琴鍵的鋼琴。藝術家是演奏鋼琴的雙手,有目的地敲擊鍵盤引起靈魂的顫動。而繪畫是由色彩、造型和線條創造出來的音樂。”此后,他徹底告別具象的描繪,開始在繪畫中構建純粹的精神世界,著重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
三、抽象繪畫作品中色彩的應用及情感表達
康定斯基在發表《論藝術的精神》翌年,創作了極具代表性的《最初的抽象水彩畫》這幅作品。乍一看畫面很松散,色彩和線條形狀相互穿插,色彩斑駁、激蕩、自由。而康定斯基的作品似乎就是有這樣的力量,可以使每一位觀者透過那些色斑任意猜想,那些色彩好像自身在游走擴散,不為具體的形式所約束。這幅作品被稱為抽象表現主義形式的第一個例子。
接下來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出現了幾何圖形的模式,各種形式的組合變化造成畫面強烈的視覺沖擊,更多的以奔放的筆觸、流暢的線條和明快的色彩,將激昂的情緒融入作品中。如創作于1923年的布面油畫《構圖8,260號》,以音樂性的輕快節奏表現一種歡快的浪漫情調,色塊跳躍性的有機結合對此情調的表達起了重要作用。隨著他加入一個藝術家小團體“抽象-創造”,其繪畫又出現新面貌,一種具有生命形態的抽象形象和漂亮的裝飾性色彩出現在畫面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康定斯基繪畫作品中的色彩深受多個藝術流派、多種藝術風格,以及音樂和哲學的影響,擺脫了傳統的色彩觀念,把色彩這一繪畫元素由工具升華為創作目的,使其具備了獨立自由的品格,極大的強化了色彩的表現力,并將它上升到藝術精神的層面。就像康定斯基所希望的那樣,在圖畫形象與色彩的組合作用下,其內容實際上是觀眾所體驗到的生活與感受。他那些具有高度創造性的色彩,極易引起共鳴,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聯想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