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芹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為更好的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更好的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首先介紹了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后簡要的闡述了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最后提出了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群眾文化;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275-01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顯然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必須要依托和借助于群眾文化建設,能否有效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將直接決定農村文化建設事業的水平,進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能夠提高農村居民的思想水平與文化素質
就總體層面上來說,我國農村居民的思想水平與文化素質與城市居民相比,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歷史因素所導致的,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較為貧瘠。筆者的觀點是,應該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動,以便能夠滿足農村不同群體的差異化文化需求,從而培養他們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二)將促進農村地區人才的培養
較之城市地區來說,農村地區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薪資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農村地區很難通過外部招聘的形式獲取到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為此,對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來說,必須要加強群眾文化,宣講黨的綱領和政策文件,積極提升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水平,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
二、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
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征程中,農村文化建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效用,但結合筆者的觀察和實際工作經驗來說,在開展農村文化建設的活動中,未能充分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與權力,加之經費問題的限制,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形式主義較為突出,農村居民對此的積極性和熱情自然而然的就較為低下,不利于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持續、穩定的開展。
三、關于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相關建議
(一)嚴格按照原則要求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
為更好的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筆者認為必須嚴格按照原則要求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舉例來說,首先,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必須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元素,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富含趣味性的活動,以便讓農村居民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其次,還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農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基礎,開展針對性的文化活動,一方面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確保他們始終具備較為良好的精神面貌。再次,還應當重視和遵循多樣化原則,積極開展多樣化、富含趣味性的文化活動,以便讓農村居民在繁忙的勞動之余,享受到文化活動所帶來的放松和愉悅。
(二)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優化和完善文化建設體系
我國農村地區在開展文化建設活動的過程中,高度依托于文化站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居民在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國現階段用于農村地區文化事業方面的投入還相對有限,難以充分滿足群眾文化活動的需要。為此,筆者的意見和建議是,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優化和完善文化建設體系,積極發揮廣大農村群眾的智慧,打造出水平過硬的文化隊伍。首先,各級文化建設部門必須積極主動的優化和完善相關制度,為農村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出優秀的氛圍,促進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其次,要定期對文化站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水平。
(三)加大財政投入
應站在文化建設的全局上,加大農村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的財政投入,給予適度的政策支持,以便能夠讓文化資源加速向農村地區傾斜。于此同時,要根據我國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廣大農民的切身需求,加速創新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提高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和農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關注度,以便讓他們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當中來。
四、結語
總的來說,要想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就必須高效的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依托于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我國農村地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起到技能培訓、宣傳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