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摘 要:藝術設計日益發展的今天,藝術設計類專業已經遍布全國各類高職院校,而色彩作為藝術類課程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色彩基礎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設計專業知識的認知與掌握。而各專業不同,其色彩基礎教學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因此,色彩基礎教學在不同專業領域的不斷滲透式教學成為一名藝術類教師的主要研究對象。
關鍵詞:色彩基礎;高職院校;滲透式教學
目前,藝術設計專業頗為熱門,但不管是哪個專業,色彩課程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學生的色彩觀察力與表現力的重要途徑。藝術課程在目標定位上要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體發展為總目標。在多門藝術門類、多學科綜合的藝術教育實踐中,通過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的連接,實現學生藝術能力、審美能力、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升。而色彩基礎課程正好可以在各門類設計專業中以滲透的形式逐步提升其專業水平。
近幾年來,部分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對非藝術類考生進行藝術專業的招生,這意味著這類學生對藝術基礎知識掌握甚少,因此在入校后的專業學習前加強藝術基礎學習成為又一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藝術教育就是“美育”,是當代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藝術能力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的感知、欣賞、創造、表現、技能、反思、評價、交流等多項能力,在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素描和色彩課程的設置正是各類設計專業的基礎。而色彩基礎更是強調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連接與滲透。
在不同的視覺形態中,色彩有著更加豐富的情感因素,色彩教學更有利于對學生感受力的教育。色彩感的增強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在藝術專業中的色彩教學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首先,大部分的學生都偏重于提升自身的色彩表現能力,而忽略了對色彩理論的深入理解和認識,導致其無法系統性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其次,理論課程太過單一呆板,這樣容易讓學生情緒低沉、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是厭學。再次,部分學生是毫無美術基礎的學生,對實踐練習缺乏信心,而另一部分學生受應試教學方法的影響,長時間在寫實基本功的練習中徘徊,不重視色彩抽象概括能力。最后,色彩基礎知識在專業運用過程中缺乏綜合理解能力的作用,無法全面認識色彩關系及色彩原理,導致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不夠。
對于色彩基礎教學,多數高校在各專業教學中采取滲透式教學法,全面掌握色彩理論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在教學過程中調整以往的先理論講授、后色彩練習的授課方式,可以先根據各專業所需,從專業的角度認識色彩,在專業的領域剖析色彩原理和色彩關系,在一定的色彩空間氛圍中學習、領悟色彩變化關系。通過這種知識點在專業中的滲透來學習比較系統的色彩原理,而且在練習過程中結合專業特色重視色彩產生的真實效果為學生帶來多層體驗。以此來改善過去教學中存在的教條化現象,以及學生作品的死板、沉悶之氣。
第二,運用現階段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利用多方面媒介滲入色彩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利用時下“微時代”特征,多多利用碎片時間瀏覽更多與專業相關的色彩學習途徑,充實學生的信息量和知識儲備量。目前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專業課程進行重新調整是必然的,而色彩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程,被大大縮減或者整合,只有通過學生平常自主的、碎片式的知識積累與滲透來達到預期效果。這樣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課余學習,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對學生課外生活的一種新規劃,也滿足了學生對“微時代”微信息的需求。
第三,滲透式教學是基礎課程改革后最直觀有效的方式。現今,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種類繁多、課時比相對減少,基礎課程內部需要有效整合,在基礎課程自成體系的同時,也應該更多更好地融入專業課程,諸如色彩基礎和色彩構成,對于平面設計類專業,就可以很好地整合滲透教學,把以往的分課程、分時段教學變為集中學習、有效學習、顯著學習,達到既重知識又重技能還快速的培養目標,也是對教學結構進行最省最優的組織。
第四,滲透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大力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個課題討論中,特別是在色彩訓練中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優秀的大師作品,使其進行色彩剖析甚至臨摹,以增強學生的手繪能力。同時,多參與當代社會展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增強學生的學習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
第五,在色彩基礎教學中盡量結合專業特征進行綜合教學,注重對學生色彩專業基礎的教育,盡量淡化與設計專業的專業界限,滲透式地相互學習。多組織一些專業性的專家講座,通過更加權威的專業性講座層層滲透色彩基礎知識對專業的指導和影響。
總之,色彩基礎課程是一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作為基礎存在于各專業設置中,又和各專業課程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進行相應的具體研究與分析,讓每一個專業的學生在色彩學習過程中都保留其自身的優點,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借鑒其他專業的優點,最大化地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其創造性和審美水平,并為其專業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琳達·霍茨舒(美).設計色彩導論[M].李慧娟,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 原田玲仁(日).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趙明.高職院校繪畫專業與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滲透與兼容[J].學術天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