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的審美、娛樂方式與消費方式都有了非常大的轉變,越來越多以動態視聽語言為核心的表達方式受到大眾追捧。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架上連環畫的動態化表現研究勢在必行。動態架上連環畫的表現,既要充分展現架上連環畫的閱讀性,更要兼具動態表現和音效以及交互性閱讀的特征,讓整個畫面視覺效果更具沖擊力,更加準確地表現出創作者的創作意圖。
關鍵詞:新媒體;架上連環畫;動態表現
1 架上連環畫的概念及動態架上連環畫的產生
1.1 架上連環畫的概念及發展
架上連環畫既可以作為單獨發行的出版物,更可以作為架上繪畫展出。大幅的畫面讓作者有更大的空間來表達其思想主題,讓畫面表現層次更為豐厚,以更為清晰的專屬坐標刷新人們對連環畫的認知,給觀者以新的視覺體驗。
從連環畫到架上連環畫的轉變,是一個從單一傳統的敘事圖像轉換向更加立體多元、具有現代形態的敘事圖像的過程。近年來,架上連環畫的表現形式使連環畫人重拾信心,連環畫創作也迎來了歷經三十余年式微后的新發展。
1.2 新平臺下架上連環畫的動態化轉換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的審美、娛樂方式與消費方式都有了非常大的轉變。越來越多以動態視聽語言為核心的表達方式受到大眾追捧,電影、電視、動畫等娛樂方式得到了極速發展。新平臺的快速更迭也讓人們對娛樂方式、途徑等變得更加包容與多元。
動態架上連環畫相對于傳統的靜態架上連環畫而言藝術表達效果更加直觀;對故事的表現手法也更加的細膩、清晰。動態架上連環畫是基于傳統架上連環畫之上,把靜態畫面進行再創作,增加動態效果。動態連環畫中的動態表達使故事更為真實生動,其動態是靜態畫面闡述內容的補充和完善。
2 動態架上連環畫在新媒體平臺上的發展
2.1 新媒體的概念及應用
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它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由于人們工作習慣與生活節奏的加快,零散的碎片化閑暇時間被越來愈多地呈現出來,新媒體的出現更加迎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使用新媒體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動性與目的性,使媒體和內容選擇的使用更加個性化,市場細分更加充分。如各類智能終端、電子讀物等更符合人們快節奏生活。
2.2 新媒體平臺上動態架上連環畫的發展優勢
以往架上連環畫以畫紙作為媒介,生產和傳播受到印刷、出版及展覽等形式的種種條件限制,受眾群體和傳播途徑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的高速發展、新的載體設備不斷升級,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誕生,生活模式的變化影響了讀者的閱讀模式和閱讀習慣,動態架上連環畫也必然將受到人們的追捧。
動態架上連環畫相比于傳統架上連環畫更吸引讀者,不僅表現在新的閱讀模式,更體現在它的動態趣味與互動內容上。動態架上連環畫運用動態和聲音等視聽語言元素打破了傳統架上連環畫的框架結構,大大增強了畫面的吸引力,豐富了故事的結構,讓架上連環畫煥發新的藝術魅力。
3 革新中的動態架上連環畫創作
3.1 利用影視特點完善動態架上連環畫創作
動態架上連環畫是一種新型的藝術模式,它是由文字、繪畫等靜態元素和動態特效、聲音等動態元素融合而成的,是一種包含了聽覺、視覺、觸覺于一體的新型多媒體藝術形式。
動態架上連環畫是利用人腦對于動態圖像在視覺神經上形成的視覺殘留的原理,對不斷變化的動態畫面進行組合,和動畫作品一樣以每秒24幀的速度播放完成制作的動態效果。動態架上連環畫運用了動態視聽元素,利用電腦軟件合成制作。動態連環畫的動態效果必須符合動畫構圖、運動規律及動畫原畫、中間畫等原理來合成制作。在進行動態創作中,其對于動作的設計必須考慮到作品的主題思想、創作風格和藝術內涵等多個方面來設計動作。
3.2 “動態”不能喧賓奪主
所謂的動態架上連環畫,把握其“動”的表現形式至關重要。動態架上連環畫就是介于架上連環畫和動畫之間的一種新型動態表現方式,其基本動態表現應遵循動畫的表現原理。然而動態架上連環畫和動畫是有本質區別的,動態架上連環畫是對傳統靜態架上連環畫在表現形式上的補充,利用除了畫面以外的因素對其所闡述的內容進行更加充分的表達。其動態必須根據靜態畫面的劇情,在所需要的特定畫面上進行動態效果的補充,讓故事更加真實生動,使整個內容更加豐富。畢竟動態架上連環畫和動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差別。所以靜態的畫面形式還應該是動態架上連環畫表現的主體,在畫面中只有在某個重點人物的表現或某個精彩部分時適當加入動態元素,使整個畫面視覺效果更具沖擊力,更加充分的表達出創作者的意圖。
3.3 動態氛圍的把握
動態架上連環畫的制作,既要充分展現架上連環畫的閱讀性,更要兼具動態表現和音效以及交互性閱讀的特征。
不同的主題思想、創作風格和藝術內涵都需要找到適合的動態效果去展現。
所有畫面中的動作設計必須符合故事腳本中人物的設定。好的動作一定要和畫面中人物的性別、年齡、性格、職業等特點相符,這樣設計出的動作才是合格的動態效果。畫面的分層也是動態表現的關鍵點。畫面前中后層的劃分可以更好地表現主體或景物的移動,前層與后層移動速度的差別可以充分表現畫面的縱深感,給觀者更好的視覺體驗。
適合的音效可以增加動態的視覺沖擊力,延展畫面內容,讓觀眾更加直觀的感受故事發展走向,給動態畫面效果“加戲”。
閱讀的交互性是動態架上連環畫的另一大特點。新媒體設備的介入讓觀者與畫面平等“對話”。觀者可以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互動式的觀看。讓閱讀更有樂趣,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 鄧琴.淺析數字化時代傳統連環畫的繼承與發展[J].美與時代(上),2016(7).
[2] 魏華.從傳播權利的轉移看自媒體時代連環畫的發展[J].藝術科技,2016(1).
[3] 新媒體定義[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新媒體/620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