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德華·維亞爾(1868—1940)出生于法國,1890年加入納比派,是納比派最活躍、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一生多描繪家庭室內情景,畫面和諧且具有親和力,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實現了藝術與精神生活的統一。
關鍵詞:維亞爾;繪畫表現語言;情感表達
0 前言
維亞爾一生的大量作品都是關于描繪母親、姐姐、室內的家庭生活場景,他的作品中表達出寬容平和的心態,畫面豐富的細節描繪流露出對家人的愛與關懷,充滿溫馨浪漫的氛圍。他用身邊最了解的對象來詮釋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思想觀念;作品中濃烈的裝飾趣味且富有詩意的畫面是他獨特的繪畫語言。
1 維亞爾繪畫風格的形成過程
納比派形成并發展于19世紀末,組成納比派的藝術家們反對封建保守的學院派風格,同時也排斥追求瞬時光影變化而忽略畫家內心情感的印象主義。他們受到高更原始的、神秘的象征主義影響,因此在畫面構成語言上特別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和具有裝飾性的審美形式。維亞爾的繪畫風格與其成長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少年時父親去世,與母親和姐姐相伴長大導致內向的性格,使畫面效果含蓄、模糊;而母親經營的針織作坊使維亞爾對花紋和顏色格外敏感。
維亞爾早期受高更的象征主義的影響,拋棄傳統繪畫嚴格遵守空間和透視的表現,把表達自身的主觀感受放在第一位,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裝飾趣味的繪畫形式,被后人稱為印象派后期與野獸派初期的過渡。維亞爾還從日本浮世繪中汲取養分,在概括的大色塊中運用細膩的筆觸和微妙的色彩變化,在無形中弱化三維的立體空間效果,形成獨特的畫面形式美感,營造出神秘的帶有象征意味的繪畫藝術作品。后期的維亞爾畫面中物體的外輪廓大多是模棱兩可的,仿佛給畫面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產生錯覺和聯想。
2 維亞爾繪畫表現語言特點
2.1 家庭題材
維亞爾喜歡就平凡、恬靜的家庭生活題材來進行藝術創作。維亞爾的家庭生活題材繪畫中涵蓋了象征主義的抽象與自然主義的紀實。他的繪畫中描繪的重點不在于記錄生活的點滴,是以寬容平和的心態表達對家人的愛與關懷,精細的描繪讓畫面中充滿溫馨浪漫的氛圍。他用身邊最了解的對象來詮釋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思想觀念。維亞爾十分重視畫面整體的形式美感,有時會為了整體畫面的溫情感受忽略具體形象的刻畫,這種整體的明了和細節的弱化在維亞爾看來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現畫面整體氛圍。維亞爾吸收印象主義對光影的描繪,在家庭題材畫面中轉化為平面的色彩構成,使畫面中的環境物象相互融合,表達了和諧的情景。維亞爾的家庭既是生活的地方也是工作的場所,從他一系列的家庭生活題材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家庭環境、含蓄的性格等等,他一生中繪畫的風格一直在變化,但始終沒有脫離家庭生活的題材,伴隨他的整個藝術生涯。維亞爾描繪的家庭題材繪畫作品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讓人們在觀賞的同時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而隱藏在溫馨畫面深層的,是維亞爾對待命運和當時他對女性的特質和等級問題的看法。
2.2 裝飾性
維亞爾受到高更的平涂風格和日本浮世繪的二維畫面效果影響,追求平面化的裝飾性構成畫面,畫面構圖突破傳統因素,主觀安排畫面形象,運用多點透視,強調構成中的秩序性與形式美感,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在平面化特征中又帶有使人舒適的裝飾性韻味。
維亞爾從小受到母親紡織作坊的熏染,使得他對顏色和紋樣格外敏銳。維亞爾的繪畫色彩控制力極強,他筆下的物體也好似各式的花紋。在維亞爾的畫面中可以將墻面的壁紙、地毯的花紋自然地銜接起來,看似整體和諧、高度概括,實則用委婉的筆觸層層上色,平涂的方式使每個細節都融合在整體畫面當中。維亞爾在繪畫中善于使用同類色,喜歡灰色的色調,色彩間具有微妙的變化且富有規律,形成了由層層疊加的色彩組成的平面圖案,繁復但和諧,裝飾性和節奏感強的審美風格。維亞爾把顏色當作傳達情感的媒介,通過色彩的形式美感強化裝飾意味,發展成為獨有的繪畫藝術表現語言,其平面化的裝飾性特征在后期現代繪畫色彩表現中起著積極作用。
2.3 詩意性
維亞爾觀察生活具有詩人的感性,善于發掘生活中深層的、本質的東西,從他詩意的畫面中可以看出,他一直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事物,帶著一絲不卑不亢的態度。維亞爾絕大多數畫面中,描繪了他摯愛的母親、親人和朋友,都是令人心情舒暢的生活場面。
繪畫顏色在維亞爾的筆下就像詩人運用文字將最簡單的字詞組合出意味深長的詩句。維亞爾的畫面構成含蓄內斂,加之對灰色的運用,將自身內在的情感與客觀景物相互交融,呈現出寧靜的、詩意化的畫面世界。他的詩意性畫面優雅和諧,這種詩意性不僅是靠色彩關系、造型特征和肌理效果塑造的,并且是升華了的具有生命力的純凈力量,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提醒人們熱愛生活。維亞爾的繪畫實現了藝術、精神、生活的完美統一。
3 結語
維亞爾對事物的觀察已然不限于停留在表面,追求的是深藏在事物之間內在美的聯系,創作的藝術作品具有單純地描摹客觀對象的外在形式的作品不可比擬的精神價值。維亞爾的一生不論藝術風格怎樣變化,家庭生活的題材卻是始終如一的,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系是人文社會中不可小覷的重要部分,畫家把自身情感寄托在畫面中,體現出他對親情、家人感情的重視,營造出的溫馨氣氛使人們在觀賞他在作品時會從心底產生共鳴,讓人感動。欣賞維亞爾的繪畫藝術作品,仿佛置身其中與畫家親切交談。總之,維亞爾的藝術作品幾乎完美地詮釋了德尼的觀點:“一張畫能將欣賞者的內在情感牢牢抓住,它的成功不在于畫中所表現的主題有多么的崇高與偉大,而在于作品本身——作品傳達出來的作者內在情感的信息,并且能讓這些情感長久地存留在觀者的心中。”
參考文獻:
[1] 盧家華.維亞爾人物[M].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
[2] 馬俊堅.論維亞爾繪畫中的“親情主義”[D].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作者簡介:趙思源(1995—),女,黑龍江五常人,延邊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