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志剛 喬璐萍
摘 要:兒童牙刷設計應密切結合兒童的生理特點、心理尺度與發展機制,在保障牙刷的口腔清潔功能的同時增添設計的趣味性。本文分析了兒童牙刷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從結合兒童生理特點與心理尺度、注重趣味性與綠色設計、利用交互設計培養正確習慣等層面探討了兒童趣味牙刷產品的創新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牙刷;趣味產品;創新設計
0 引言
以往兒童牙刷設計呈現出單一的功能性特質,雖然能夠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但卻無法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發揮智力引導作用。隨著對兒童主體性需求的關注,部分牙刷設計開始片面追求產品的復雜外觀,由此造成資源浪費,埋下了安全隱患。如何針對兒童趣味牙刷產品進行創新、合理設計,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1 兒童牙刷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電動牙刷不利于兒童身心發展
如今,電動牙刷的發明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捷,具有使用方便、清潔能力強等特點,然而電動牙刷的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尺寸大小與握持感都會影響到兒童的使用效果。由于兒童群體的理解能力與操作控制能力尚未發育成熟,倘若運用錯誤的刷牙方法將極有可能損傷其稚嫩的牙齦,使牙齒遭到磨損。同時,電動牙刷還剝奪了兒童眼、手、腦協調并用的能力,不利于對兒童身體協調度的培養,更無法鍛煉兒童手臂、手腕、手指肌肉群的運動能力,不利于兒童感知覺與協調能力的培養。
1.2 片面追求新奇造型罔顧衛生健康
當前市場上的兒童牙刷大多在刷柄處進行精巧的構思設計,賦予刷柄以極具吸引力的外形特征,使其等同于兒童玩具的功效,以此獲得兒童的喜愛。然而絕大多數牙刷的刷柄與刷頭是不可拆卸的,復雜的刷柄外形設計并未真正考慮到兒童的握持感,因其近似玩具的功能使兒童反復把玩、愛不釋手,也不利于牙刷的衛生安全。
1.3 盲目迎合兒童喜好忽視使用價值
部分兒童牙刷在設計上僅將成人牙刷尺寸按比例縮小,達到兒童口腔結構標準,在此基礎上借助拼貼、鑲嵌等方式設計牙刷外觀,以此滿足兒童追求新奇、有趣的心理。然而,牙刷通常在材質上主要由軟硅膠、PVC等材料組成,當利用其他裝飾物在牙刷產品上進行嵌套裝飾后,極易分散兒童在刷牙時的注意力,雖然迎合了兒童的喜好,但卻不利于培養兒童的肢體協調能力與心理發展能力。[1]同時,牙刷的更換期限最好設定在每三個月一次,這也就造成了這類復雜精美牙刷的使用時長與經濟成本之間不對等的問題,加劇了資源浪費現象。
2 兒童趣味牙刷產品創新設計的具體策略
2.1 密切結合兒童生理特點與心理尺度
兒童趣味牙刷產品所適應的對象為3~6歲兒童,處于這一年齡區間的兒童通常口腔容積較小,恒牙初步長成,牙齒與牙齦較為脆弱,因此需結合兒童生理結構特點盡量將牙刷頭設計成圓弧形,避免刷牙動作過大、力度較重而損傷牙齦,還應將刷毛列數控制在3列以內,刷毛的長短應覆蓋2~3個牙面。同時,3歲以上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呈現出顯著的情緒性與模仿性特點,其情緒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進而對個體行為發揮支配作用,在此過程中需要確保在視覺、動作兩個層面對牙刷進行巧妙設計,滿足兒童抽象概括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需求。
在此可以將仿生學理念融入牙刷設計中,借鑒天然動植物的形狀設計牙刷外形,如可以將牙刷設計成冰糖葫蘆的外形,在刷頭部分選用近似山楂果的半圓形外殼作為衛生罩球,將刷柄依照人體握力習慣設置為大小不同的山楂果形狀,結合兒童牙弓形狀、牙齒尺寸設計刷毛、防嗆頭,更好地提高牙刷的使用體驗。
2.2 注重趣味性與綠色設計理念兼顧
在對牙刷外形結構進行趣味性設計的基礎上,設計師要從牙刷的能耗功用角度入手,注重綠色環保理念的滲透,利用環保材質降低資源消耗與環境破壞程度,以此實現牙刷的再利用。由于3~6歲兒童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倘若進行單一刷柄的循環利用將會降低兒童刷牙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此還需要著重考慮到牙刷的趣味性,如可以將樂高玩具的設計理念引入牙刷產品設計中,依照握力原則設計刷柄外形,同時在刷柄凹陷處設計配套的DYI玩具顆?;虿考?,注重選取材質的環保性。由兒童依據自己的喜好與心情自主搭配牙刷外形、色彩,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加深兒童對牙刷的親密感,還可以使兒童的色彩感知能力、搭配能力、思維創造力得到動態培養,提升牙刷設計的趣味性與綠色性。
2.3 利用交互式設計培養正確的刷牙習慣
除需借助趣味性設計消除兒童對牙刷的抵觸心理之外,還需要引導兒童學會正確的刷牙方式,這就離不開監護人的指導與陪同。因此,在設計牙刷時還要注重應用交互式設計理念,如在刷柄內部加入音頻裝置,隨著兒童手部動作的變化而發出相應的音效,這類音效既可以模仿動物或動畫人物的聲音,也可以設置為簡短的小故事,只有兒童連續性完成刷牙動作、保證達到標準刷牙時長后才能夠聆聽完整段音效。此外,還可以結合兒童的認知能力與活動能力設計互動游戲,如借鑒超級瑪麗這一游戲,在牙刷中加入傳感器與藍牙裝置用以讀取運動信號,并通過藍牙裝置連接電視或手機屏幕,實時監測兒童刷牙的頻率與力度,當其刷牙頻率和力度達到標準值時即在屏幕中顯示超級瑪麗得到金幣的圖像,以此在一輪游戲的時間內完成整套刷牙流程,更好地鍛煉兒童的綜合協調能力,進一步提高刷牙的趣味性與挑戰性。[2]
3 結語
對兒童牙刷產品進行創新設計時,既要保障牙刷基本的口腔衛生清潔功能,還要密切結合兒童的生理、心理與個性喜好,滿足兒童的顯性與隱性雙重需求,依托功能性、趣味性、交互性設計理念使牙刷產品發揮寓教于樂的作用,加深兒童與牙刷之間的親密感,培養其正確的衛生習慣,保護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呂霈畬.趣味性在兒童產品外觀設計中的體驗[D].河北大學,2013.
[2] 夏芒.交互式產品原型構建——以兒童交互式牙刷為例[J].裝飾,2015(6):134-135.
作者簡介:闞志剛,男,吉林長春人,本科,畢業于燕山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