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文 陶丹妮
摘 要:隨著交互設計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精神世界的關注與日俱增,并對規劃的場所、空間、建筑、小品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達到物質性功能的延伸,更需要一個抒發情感的歸屬地。本文從體驗式景觀入手,將體驗式理念運用到景觀設計中,與新科技、新理念、新體驗有機結合,在體驗經濟時代打開人類公共生活的嶄新一頁。
關鍵詞:體驗式景觀;交互;五感互動;新科技
1 體驗式景觀的定義及分類
1.1 體驗式景觀的定義
“體驗”一詞是體會、驗證的意思,而“體驗式”一詞在設計領域較早出現于交互設計中,最早應用于產品設計之中。自此,交互體驗式的設計理念便廣泛應用于設計的不同類別,當然景觀設計也不例外。從廣義上來說,體驗式景觀作為不同于傳統景觀的新型景觀類別,即注重人與景觀互動、人與其他物質環境互動,又注重情感互動、感官互動,旨在通過各種感官或肢體體驗,讓參與者、使用者在營造的場所、空間、建筑等中有共鳴和歸屬感。體驗式景觀給以前傳統單一純物質功能的景觀注入新的血液,展現出科技、藝術、文化的一面。
1.2 體驗式景觀的分類
根據《體驗經濟》,將工業設計范圍內的體驗劃分為娛樂體驗、教育體驗、遁世體驗和審美體驗;當然在景觀設計中,這四類體驗形式仍舊適用。[1]
(1)娛樂體驗。在新技術、新材料的支持下,通過娛樂項目、娛樂環境等使參與者在娛樂體驗中擁有美好的娛樂氛圍和娛樂感受,作為釋放負能量的途徑,從而產生正能量的過程。這對設計師提出了高要求,必須根據不同人群、不同角度、不同行為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新技術與新材料,為不同受眾作出有針對性的體驗式景觀設計,營造健康、娛樂、趣味的場所環境。
(2)教育體驗。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體驗指在參與中學習,有些是有意,有些是不經意間的,從而獲得知識、傳播知識。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時必須建立知識引導體系,讓體驗者在交流學習中修身養性,主動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
(3)遁世體驗。在特定主題的景觀環境中,參與者通過觀賞山水、植物、石頭、建筑的變化體驗一種忘卻世俗的清凈,釋放自我,緩解壓力。
(4)審美體驗。這是主體與客體不斷溝通形成的體驗,且主觀性極強,可以是單純的,也可以是復雜的,它受影響的因素較多,如生長環境、教育背景、宗教信仰、個人喜好等。
2 體驗式景觀設計原則
2.1 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是體驗式景觀的生命,沒有參與就沒有體驗,人與景交流、人與人交流都是體驗的形式。從馬斯洛關于需要層次的分析表明: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首先,從參與本身來說,不同的參與者有不同的參與需求,這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個方面,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個體需求的差異化,提供開放自由的互動平臺。其次,從體驗者的目的來說,分為參觀者和觀賞者,設計時需針對這一特點,提供可供選擇的參與體驗項目。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人參與體驗有動態和靜態兩個狀態,動態體驗的時間較短,情緒起伏較大,體驗感直觀而強烈;而靜態體驗則與之相反。動態體驗一般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圖片、聲音、虛擬環境等,構成空間智能體驗感,甚至創造出從未有人體驗過的可交可互的人與景觀空間的關系;[2]靜態體驗一般是通過文字、圖片、聲音等固化的表現形式與人進行交互,留給參與者交流想象的空間較大,往往令體驗者體會深長。作為設計師,需將兩種體驗方式相結合,打造出動靜結合的體驗方式,激發參與者體驗的積極性。
2.2 主題性原則
主題性是體驗的原始動力,參與者邁向體驗的第一步就源自鮮明、深刻、特定的主題,特定的主題傳承著文化與精神,因此,主題是設計的方向,引導參與者體驗路線,避免偏離主題的情況。所以,景觀的形態、色彩、材質都需要圍繞特定主題變化而變化。主題是設計的核心和宗旨。當特定主題選定后,后續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務必圍繞“體驗主題”展開,設計有利于參與者體驗的景觀形式,因此,將物質性的景觀融入生動的設計理念中,令純功能性的景觀煥發生命的魅力,展現出其獨有的精神意義與經濟價值。
2.3 人文性原則
人作為體驗的參與主體,是景觀設計中不可忽略、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人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五感互動是體驗式景觀中最重要的部分。五感是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視覺是最直接接收到外界景觀形態、尺寸、色彩、材質變化的體驗方式,視角變換,體驗隨之而變,直觀又深入人心。聽覺也是五感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聲音具有營造空間氛圍、引導行為軌跡的作用。分為自然聲和人工聲,如景觀場所中的流水聲、風聲、雨聲、鳥聲、音樂聲等,都是參與者聽覺上能夠輕松獲取的。自然環境的天籟之音與人工聲有序組合,給參與者多樣化的體驗,做到有效體驗引導。嗅覺、味覺、觸覺在景觀設計中同樣應用廣泛,四時節氣不同,自然植物成長期不同,花開花落的時間也不同。優秀的體驗式景觀需將新技術與五感互動結合起來,利用投影、激光、虛擬技術等復合組合變換,增強互動性,引導和鼓勵參與者主動積極地成為景觀中的一分子,營造良好的參與感、體驗感。
2.4 智慧性原則
現代體驗式景觀設計最大的技術依托就是科學技術。例如,虛擬景觀小品依托于數字技術的支撐,以圖片、光影、聲音、虛擬五項為表現形式,利用投影、LED、激光等多媒體技術作為介質創造出來的擬人化的智慧型景觀小品。智慧型景觀創造的主體是人,體驗的主體也是人,這是一種別樣的體驗,活動體驗感極強,體驗吸引力極大,所以科學技術是體驗式景觀最強大的支撐。
3 體驗式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在體驗經濟時代,互聯網快速發展,體驗式景觀是景觀設計發展的新方向,將以體驗為中心的理念融入景觀設計之中,拓寬了學術研究視野,有利于優化單一的體驗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體驗方式,增強交互體驗感?,F代數字技術和新媒體強大的技術支撐為體驗式景觀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使其更具生命力,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春梅.景觀體驗式設計研究——以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為例[D].河北農業大學,2014.
[2] 李曾輝.基于新媒體藝術的大學校園影音景觀設計與應用[J].現代園藝,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