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當代設計大師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中關于意境美的藝術觀念的表達。意境在中國傳統美學觀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藝術精神化追求的極致體現,靳埭強作為一個崇尚回歸傳統文化的設計師,其作品中對意境的運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傳達了他的藝術思想和精神內涵,給傳統藝術觀念在當代的傳播與應用帶來了啟發。
關鍵詞:平面設計;元素;意境美;藝術觀念
中國傳統藝術從物的追求到神的追求再到人的追求,體現了從意象轉向意境的觀念上的跨越,意境是傳統藝術實踐勞動的階段性產物,它的醞釀、產生與發展是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意境體現了不同歷史語境下的文化內涵;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意境是內化的藝術精神;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意境經歷了從意、境分隔到意、境相交的過程。靳埭強是強調傳統設計的代表性當代設計師,他主張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基礎上融合西方的現代主義設計理念來發展中國的設計。本文結合靳埭強的相關平面設計作品,分析其作品中的表層和深層的意境結構的表達,具體就是在元素建構中的核心元素——水墨、傳統物品、點睛之“紅”、留白的運用,以及在內涵傳達上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剛柔結合的表達,分析這些元素對于意境的表達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從而思考現代中國的設計該怎樣運用意境美的藝術觀念,并結合現代設計的理念進行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播。
1 元素構建中的表層意境結構表達
唐代藝術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到“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明確地指出了意境構建中意與境的相互關系,提出意境是情景交融的結合體。而意境的創造首先需要由藝術家的生活體驗或觀察而來的外在直觀形象的表達。在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作品中可以看到的是水墨、傳統物品、紅點以及留白等元素結構的運用,通過對元素的解構與重建,將這些元素結構與意境表達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將主觀意象與客觀事物相結合的特點,這不僅是意境美藝術觀念的表達,而且能使受眾主動地透過表層元素的構建去探析作品深層的內涵意境,與作者隔空進行情感的交流。
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一個元素就是獨具中國傳統韻味的水墨元素。他的水墨元素是在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靳埭強個人的風格,在西方現代設計風格的影響下產生的一種極具創新性的視覺語言。這種視覺語言的表達以簡單的點、線、面的構成為基礎,融入水墨的表現技法,自然而然地表達一種渾然天成的意境之美,這種來自傳統卻不同于傳統的設計給人以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例如,在靳埭強的《自在》系列平面設計海報中就充分利用了水墨元素的表現形式,結合“坐”“行”“吃”“睡”幾個漢字形態以及其他獨具特色的傳統物品的點綴,超過現象本身,營造了一種樸實、自然、和諧的意境之美。
如果說水墨的運用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創造性,那么傳統物品就是中國傳統藝術生活化的體現。靳埭強在平面設計中所融入的傳統物品并非只是大眾的、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許多意料之外的傳統特色物品,如毛筆、硯臺、宣紙、旗袍、木尺、古錢等。在靳埭強的《漢字》系列海報中充分利用了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的組合,表達了物我相融的靈動之美,這些傳統元素既是表達民族情感的媒介素材,又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覺語言。
不難發現,在靳埭強的許多平面設計海報中還經常出現“紅點”這個元素,這一點睛之筆賦予了他的平面設計許多禪意、詩意的內涵。關于“紅點”的解釋也非常多,例如平衡畫面、作者精神的代表、印章的功能、活躍畫面格調等??梢娫诓煌黝}的平面表現中有不同的含義表達,甚至可以說“紅點”并沒有什么含義,它僅僅代表了靳埭強本人。
綜合以上元素的應用之外,靳埭強在他的平面設計上還大量運用了留白的結構方式,來輔助傳達作品的主題,留白也給觀者留下了足夠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中留白的運用可以說是構成作品意境美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形式,它使畫面的空間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實現了虛實相生的深層意境結構表達。簡單的元素設計和大片的留白相呼應,構成了靳埭強平面設計獨特的現代簡約式中國傳統風格。
2 內涵傳達中的深層意境結構表達
設計不僅僅停留在表層元素——“象”的構建,還有其背后深層內涵——“象外之象”的傳達,不拘于“象”而求得“象外之象”才是達到意境美的關鍵所在。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作品元素構建融洽,同時又富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意境相融,虛實結合,表達了豐富的情感,達到了物與心靈的統一。
意境的構成就是無中生有,它不是簡單的現實存在的物,而是存在于想象或感悟中物的本質和世界的本源。所謂意境的“實”指的是元素的構建,例如在上文提到的靳埭強平面設計中的傳統元素;意境的“虛”就是超越作品本身給人帶來的想象與思考的空間以及其背后深刻的寓意。而虛實之間的關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實是客觀存在,虛是主觀意識,兩者互不相關,甚至是完全相反,但是虛實相生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的結合使作品達到了至高的境界,這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在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中,虛實相生體現得入木三分,從表現形式上水墨筆觸的虛實到內涵寓意上情感節奏的虛實,不僅體現了虛與實對于平面設計整體氛圍、基調、力度傳達的重要性,還體現了靳埭強先生極高的美學素養以及對傳統藝術觀念的把握。
意境離不開情感的表達,所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正是此意,意境的表達最終就是要達到物我交融、人心交融的效果。從創作的角度來看,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對于客觀世界進行主觀情感的表達,是一個由“象”上升到“象外之象”的過程。同時,意境的表達能使觀者的精神得到提高,使觀者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對于靳埭強而言,情景交融是一種含蓄的表達,單看他的平面設計中元素的運用并不能馬上體會到作品背后的情感,但在整體把握了畫面的虛與實、剛與柔之后,其深刻寓意就會慢慢浮現,他的作品總是擁有這種魔力,或者說是一種親和力,特別是對于中國的觀者而言。另外,靳埭強從小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親身經歷,所以在他的設計中將中國元素運用得如魚得水,但同時他又受到西方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主要來源于包豪斯時期的相關設計理念,所以在他的畫面中有理性、簡約的成分。這些因素都促使靳埭強在表達情景時做到了深度與廣度,有一種“包容萬象”的感覺。
3 意境美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與傳播
在建設文化自信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回歸傳統文化顯得格外重要,但目前大多數中國的設計并不具備中國特色,只是簡單地堆砌傳統元素,對于傳統元素的解構與重建做得仍不到位,更不用說對中國傳統藝術觀念意境美的追求,而靳埭強的設計理念為我們指明了發展的可能性,指引我們要著眼于生活環境,鼓勵自覺傳承傳統文化,充分結合民族的、民間的工藝美術資源,發展中華民族立足于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復興之路,并且要批判地接受西方現代設計的相關理念,做到舊元素的新組合。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越來越追求快速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識逐漸變淡,市場上的商品同質化嚴重,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正在遞減,技術的進步增加了藝術表現的可能性,科學的方式增加了藝術創作的理性成分。意境美的傳播方式、傳播媒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應該是內容的本質。今后,意境美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播要在保證傳統的意境能夠有效傳播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的傳播。另外,對于古今、中西的理念要批判的接受與創新,整合出基于傳統、符合現代、適于傳播的設計作品。
4 結語
靳埭強作為當代著名的設計大師,主張中西結合的風格,既回歸傳統,又引流當代。靳埭強充分領會了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現代設計,在平面設計作品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意境美的藝術觀念,他所表現的意境之美是由表層到深層構建的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美。在我國建設文化自信強國的時代背景下,他的設計理念引發當代設計師深刻的思考,同時也為回歸傳統文化指明了方向。雖然時代在變化,但對于意境美這一藝術觀念核心的傳播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 藍華增.說意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26-34.
[2] 古風.意境探微[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127-143.
[3] 夏昭炎.意境概說:中國文藝美學范疇研究[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7-26.
[4] 皮道堅.意造云山意若何——靳埭強現代水墨藝術解讀[J].藝術百家,2010(04):108-110.
[5] 胡曉敏.靳埭強平面設計作品賞析[J].小說評論,2012(02):183-185.
[6] 靳埭強,徐嵐.東西一貫、物我融情——與靳埭強先生談設計[J].美術觀察,2014(06):37-42.
作者簡介:劉銘瑤(1995—),山東諸城人,藝術設計研究專業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告創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