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雙雙
摘 要:新時期,微時代的發展更為深入。微時代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性,但同時也會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挑戰,如何面對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是當前高校思政教師主要關心的問題。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主要對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同時也提出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以達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
0 前言
近些年來,微時代的發展極為迅速,也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面對微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不斷創新教育方法,應充分融入微時代的特點,將微時代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一定的幫助。
1 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在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更大的優勢,而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第一,對教育資源的挖掘不全面。微時代的發展需要不斷利用微技術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而由于教育資源的挖掘不夠全面,從而影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1]第二,微平臺的建立和應用不合理,微平臺是微時代發展的主要特色之一,而由于當前高校對微平臺建設和使用不夠充分,從而影響到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再加上教育方式不合理,直接影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 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分析
2.1 制作微課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在微時代的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應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創新教育路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例如,結合微技術制作微課件,利用視頻展開獨立的教育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首先,在制作微課程的過程中,應結合課堂的時間合理展開有效的教學。[2]課件的應用不能過長,要將課件與教師的引導有效配合,才能將微課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而且在此過程中也能夠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其次,微課程的開展需要將微課件內容做到少而精,雖然微課件的應用時間較短,但要保證課件內容的精準,明確教學目標,制定較為完善的教育內容,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學生展開較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視頻、PPT、案例等作為微課件的主要內容,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再次,微課件制作應明確教育的主體性,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教育內容制作微課件。當然,為了保證微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鑒別、評比篩選相關課件,保證所實施的教育課件滿足受教育者的學習需求,保證微課件的選擇和實施質量。此外,微課程的制作應不斷優化資源,要根據受教育者的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將微課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2.2 微平臺交流,滿足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需求
隨著微技術的飛速發展,微時代的發展也越加深入,而且在微時代,微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以上所提到的采用微課程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還可以運用微平臺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滿足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首先,要將微平臺交流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3]從某個角度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通過微平臺的交流,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微平臺交流應從受教育者的切身需求出發,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其次,微平臺交流的應用應滿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交流互動需求。微時代下所使用的微平臺交流打破了過去“我講你聽”“我說你背”的陳舊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更注重個性彰顯、思想活躍的受教育者發展需求,從而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將微平臺交流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2.3 利用微文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微時代具有一定的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微文化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應充分發揮出微文化載體的優勢,當然在此過程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媒體素養,要充分體現出微文化的傳播、制作、評價、創造等,要將微文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4]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深入微文化的開發和使用中,例如,微動畫、微電影、微音樂等,應加強這些產品的開發和使用,從而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和評價功能。總之,利用微文化來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對學生展開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幫助。
3 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素質培養的關鍵,其受到社會環境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微時代,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三觀。因此,在微時代發展中,應充分利用微時代的優勢,利用微課程、微平臺、微文化等方式對高校學生展開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時了解社會熱點、網絡輿情、國內外要聞等相關信息,并引導學生對各項信息的甄選和判別,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 蘇立.“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獲得感提升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09):89-91.
[2] 秦智超.“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8(27):179-180.
[3] 趙洪校,譚皓恬.基于信息化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路徑探究[J].山西青年,2018(14):137.
[4] 馬迪,崔甜.網絡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轉換與路徑創新[J].新聞傳播,2018(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