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豐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環保工程已經成為重要的朝陽產業之一,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由于環保工程項目涉及面較廣,無論是國家和政策,還是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都對環保工程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環保工程造價管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重視。本文對環保工程造價影響因素以及降低工程造價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首先分析了環保工程造價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對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梳理,最后就如何有效控制環保工程造價、提升環保工程造價管理效能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旨在為促進環保工程造價管理步入更加科學化軌道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環保工程 造價管理 影響因素 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TU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216-02
在我國高度重視節能環保的新形勢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環保工程項目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由于環保工程與普遍工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工程造價方面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否則就會制約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科學性和效能性。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同時還要深刻認識到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價值,進而才能更有效地開展造價管理工作。這就需要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牢固樹立“全程管理”理念,著眼于破解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系統、全面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努力降低環保工程造價,提高環保工程經濟效益。
1 環保工程造價的重要性
工程造價是指一個工程的建設所需要花費的全部費用。環保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包括決策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工程招投標及承發包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驗收階段,通過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相應形成投資估算、設計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圖預算、承包合同價、結算價及竣工決算,這些造價形式之間存在著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補充前者的相互作用關系。從總體上來看,由于環保工程與普通工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而加強環保工程造價管理顯得更為重要。一方面,開展環保工程造價,能夠為環保工程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特別是在當前環保工程越來越多的新形勢下,各地都十分重視環保工程建設,但在具體的決策過程中,由于投資者的財力以及對環保工程的要求與目標不盡相同,只有通過科學的工程造價,才能為項目決策提供財務依據和經濟評價指標,進而做出科學的決策,如果不開展工程造價就進行決策,勢必會導致環保工作在建設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而開展環保工程造價是工程決策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開展環保工程造價,能夠強化環保工程經濟效益,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由于環保工程投資普遍規模較大,而且所應用的材料以及技術、工藝、施工等等都具有環保性,因而提高經濟效益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通過科學的工程造價,才能更有效的做出財務預測,通過加強造價管理與控制,使環保工程的經濟效益更高。
2 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分析
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絕大多數建筑企業都十分重視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而且與過去相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深入分析當前環保工程造價的整體運行情況,盡管有一定的進步,但由于環保工程的特殊性,因而在環保工程造價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需要對此給予重視,并深入分析產生這些制約因素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開展造價管理工作,確保環保工程造價更具有經濟性和效率性。深入分析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缺乏全程造價理念。從總體上來看,環保工程項目建設各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程度最高,可達到60%~80%,可研和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達70%以上,然而施工階段對造價的影響僅達10%~30%。從這一點來看,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應當樹立全程造價理念。但從當前一些環保工程造價的情況來看,還存在缺乏全程造價理念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環保工程沒有將投資決策、可研和設計、施工階段進行有效的結合,導致環保工程造價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導致工程造價顧此失彼,甚至出現一些不協調的現象。比如某環保工程在進行造價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綜合考慮投資決策,在進行造價的過程中盡管考慮到了其他的因素,但由于投資決策考慮不周全,導致出現了錯誤的決策,該環保工程造價大幅度提高。
二是缺乏創新管理模式。對于環保工程造價來說,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環保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如果運用科學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必然會使工程造價大幅度降低,反之就是提高工程造價。但當前一些環保工程造價在管理模式方面仍然缺乏創新性,導致環保工程造價較高,比如由于環保工程材料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多,一些建筑企業在進行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沒有牢固樹立“市場導向”,缺乏對市場的調查和分析,同時也沒有對環保材料的價格做出科學的預測,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沒有將環保材料價值變動進行綜合考慮,導致環保工程造價缺乏科學性和精準性。還有一些建筑企業缺乏對科技信息化的應用,比如“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還沒有應用到環保工程造價當中,缺乏有效的分析和預測,同樣會制約環保工程造價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三是缺乏動態管理體系。由于環保工程的特殊性,不僅要重視經濟效益,而且也要更回升環保工程的社會效益,通過開展環保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可以將造價與效益、造價與質量、造價與管理緊密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而且也能夠提升自身的整體管理水平,但目前一些環保工程造價缺乏動態管理,直接導致環保工程造價管理不夠到位。比如,環保工程建設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因而在環保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有可以需要對一些新型材料進行應用,但由于沒有建立動態管理模式,而且在環保工程造價執行方面缺乏靈活性,不僅無法降低環保工程造價,甚至還會由于一些技術、工藝、材料的應用缺乏創新而制約環保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等。
3 降低環保工程造價的管理策略
通過對環保工程造價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從當前情況來看,盡管環保工程越來越多,而且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建筑企業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除了一些客觀因素之外,至關重要的就是主觀因素所致。這就要求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破解環保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造價管理機制,努力降低環保工程造價,提高經濟效益。具體說,重點要在三個方面努力。
一是創新造價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創新造價管理理念,努力使其更加適應環保工程的需要。這就需要在開展造價管理的過程中,要將“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融入到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當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強化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等的方面的協調和配合,使環保工程造價管理能夠更具有全面性。要大力實施“全過程”管理體系建設,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要將投資決策、可研和設計、施工階段進行有效的結合,特別是要根據不同的環保工程,將著力點放在不同的方面,在確保環保工程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造價。
二是完善造價管理模式。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要想降低環保工程造價,一定要重視環保工程造價管理模式創新,善于運用科學的、先進的管理模式,提升造價管理水平。要牢固樹立“市場導向”原則,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市場調查和分析,同時還要對市場做出科學的預測,將各個方面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最終形成更具有科學性的環保工程造價報告。要高度重視對科技信息化在環保工程造價方面的應用,特別是要善于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強化投資決策、可研和設計、施工階段等諸多方面造價的分析和預測,努力使環保工程造價更具有精準性。在建立環保工程造價多元化體系,比如可以借助第三方公司開展環保工程造價,并且通過比較和分析,找出最佳方案。
三是加強造價動態管理。要根據環保工程的實際情況,將“動態”管理作為環保工程管理的重要方法。這就需要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造價管理與設備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管理、施工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緊密結合起來,處理好造價與效益、造價與成本、造價與質量、造價與技術、造價與安全等方方面面的關系,強化造價管理的系統性。要高度重視“動態”管理機制建設,對環保工程造價管理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審核、監督、控制等要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建立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制度,而且還要進一步強化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建設,比如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在施工階段強化控制意識等等,能夠使環保工程造價管理在降低成本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降低環保工程造價,不僅有利于強化環保工程決策的科學性,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環保工程的經濟效益,因而應當高度重視環保工程造價。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環保工程造價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也能夠通過卓有成效的環保工程造價管理,促進環保工程造價更具有針對性,但由于環保工程與普通工程不盡相同,因而環保工程造價仍然有很多制約因素,比較突出的是缺乏全程造價理念、缺乏創新管理模式、缺乏動態管理體系,導致一些環保工程造價相對較高,而且穩定性以及執行力不強。這就需要在開展環保工程造價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管理創新,特別是要根據不同的環保工程采取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造價管理機制,重點要在創新造價管理理念、完善造價管理模式、加強造價動態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最大限度降低環保工程造價、提高環保工程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超.環保工程的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7(18):253-254.
[2] 錢新月.環保節能建材應用前后的工程造價對比分析[J].江西建材,2016(14):235.
[3] 張悅.淺談環保工程造價之管理和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6(8):71.
[4] 郝俊剛.淺談環保工程中的造價管理[J].山東環境,201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