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它將過去傳統的、靜態的、封閉的課堂變成了現代的、動態的、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使科學課堂更形象生動,更富感染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輕松地學到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改進;方向
搞好科學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意義是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為現實所用。充分利用我們身邊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輕松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這樣不僅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科學教學在小學被稱為小科教學,也許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如語文、數學看似那么重要,但他能促進其它各科教學的發展。由此,筆者對小學科學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一、 小學科學教學
小學科學教學是指導學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現象,認真思考,進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得出結論,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并理解知識。 科學教學主要通過發散思維,引導學生自行探究、討論。鼓勵學生多想些方法來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在不斷的討論、思考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科學教學,注重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勤于觀察,大膽動手,注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能主動的不斷發展,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至關重要。從而得到深層次的理解,使合作的意識得到發展。同時,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勇于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二、小學科學教學的改進
為了到達教育的目的,我們對小學科學教學的教學進行改進。由此筆者提出自己的幾種教學方法。
(一)活躍氣氛,增加教學趣味性
在教學中應注重言語表達的簡明、扼要、親切。語氣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為良好的教學氛圍做好鋪墊。充分利用黑板這塊教學中心陣地,強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課堂學習的氣氛,也可以讓學生獲得了一種快樂的享受。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教學更精彩
為了調節學生學習接受新知識時的心態、情緒,有時我會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的語言、方法,層次,讓教學知識達到自然銜接和巧妙過渡。精心構思的板書能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展現傳授給的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面,也是教學藝術的展現。學生被簡潔、生動、有趣的板書所吸引,進一步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和吸收。所以,在課前設計板書,我一直遵循簡潔、生動、有趣的特點。
(三)通過教學促進學生對科學及這門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及時的發現和表揚會讓學生終生難忘,對學生的終生成長打下深刻的烙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應以嚴謹的方式進行這門科學課的教學。通過自己的教學促進學生對科學及這門課程的熱愛興趣。快樂教學,教學快樂。促進學生新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研究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增強學生創新的信心,樹立良好的創新氛圍,激勵繼續去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創新。
三、 小學科學教學發展方向
首先,學會改變觀念,重視科學課的教學。 在一些地方,不重視科學課的教學,在他們的觀念里,小學的主要課程就是語文、數學,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他們往往是以應付的態度來對待的。根本不開設科學課,學生發下的科學課本只有自己簡單看看,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得不到這個階段應有的教育,是孩子在開發智力和潛能的重要時段得不到開發,使孩子在以后真正的接觸到自然、物理、化學等學科到時候,覺得無所適從,很陌生的感覺,當然學起來會更加的吃力。所以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視這個問題,學會改變觀念,重視科學課的教學。
其次,改變傳統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教學成績的評價者,是一言堂。即使讓學生說、討論,也是走形式,始終按老師的思路走,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把學生放在首要位置,要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運用者,學習的探究者。要要學生的角色,同時,也應該是良好氛圍、問題情景的創造者,探究活動的促進者、學習矛盾的挑起者、課堂方向的調控者。
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片自主學習的天地,真正使學生成為科學探究的主體,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鍛煉。學生本身就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所以科學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讓他們自己根據生活現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講解更有效。最后,教師備課要精心設計好導入激趣這一環節,通過一些活動,給學生以懸念和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此外,在備課階段要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使學生的科學學習有更廣闊的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資源,教師在備課時要樹立開放的課程資源觀念,除了教材還要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的資源。從學生喜歡的生活場景、情境人手,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各種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學習,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
結束語
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結合教學資源,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創造性地為科學教學服務,在豐富的科學知識學習中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小學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探尋一條新途徑。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全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