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紅英
摘要: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是每位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有效教學的認識及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兩方面談下我的認識與做法。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伴隨著課堂改革的實施,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成了主人,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這一切變化都讓我們萬分欣喜。然而,在這喧嘩背后,卻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一、提高對有效教學的認識。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展。教學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蘊:(一)有效果。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二)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換得較多的回報,教學效率等于有效教學時間除以實際教學時間。(三)有效益。指教學活動的收益、教學活動的價值的實現。具體是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社會和個人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由此可見,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或教的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也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的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二、有效教學的課堂策略
所謂有效教學的課堂策略,就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內容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理論支撐。因此,要使課堂真正實現有效性,必須采取如下策略。
(一)優秀的設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由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編制的,也是教學方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當遵循以下要求:整體化、系統化、具體化表述確切;難度適中,形成一定的梯度。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就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做到重“知識”,也要重“技能”;重“過程”也要重“方法”,還要重“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教學目標全面而具體,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有效的設計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一種依據,是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資源。教材內容是一個靜止的知識庫,與學生接受知識的動態過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的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設計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掌握教材的重難點,領會編者的意圖,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呈現順序,即先出現什么再出現什么。要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相應的練習時,要注意練習題的針對性、層次性,真正達到知識的形成鞏固與應用的目的。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取舍教材內容,可打破章節順序,進行有選擇的、科學的再創造再加工,合理化教材結構。
(三)有效的設計教學過程
縱觀數學課程中的教學過程發展歷程,從“只要結果不要過程”到“在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中學習”,再到“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課程目標”過程的重要性在不斷的顯現和提升。細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我們不難發現其中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過程性的目標動詞,因此,我們的課堂很有必要追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這一過程應具體情境性、組織有序性、參與性和實質性。就具體的教學過程來說,其有效性是可以分析和評判的。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重點應解決“教什么”與“怎么教”的問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重點應解決“學什么”與“怎么學”的問題。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探索之間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遵循這條規律,在知識上,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不斷轉換;在情感上,使學生由要你學轉化為我要學;在能力上,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這樣的課堂就解決了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問題,課堂教學質量就會穩步提升,課堂也就會變得更為有效。
(四)有效的設計教學評價
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有力地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同時,對學生實施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采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以極大的熱情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就是在數學教學中應從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導向、激勵、鑒定和研究功能,以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想學、會學、學會,確保課堂教學有效尤為重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改進、完善,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