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中學生物學是一門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目的的學科。由于不參加中考考試等諸多原因,許多教育機構和學校對中學生學習生物學并不重視,甚至還出現有劃分出副科的偏見。部分學生在學校社會大環境的心理作用下也覺得可學可不學。本文闡述了新課改情況下如何重拾學生學習生物學的信心,在不影響學生學習語數外、理化歷史政治的情況下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生;生物學;學習興趣;生物科學素養
一、前言
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生物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培養合格公民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農村初中生物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除此之外,初中學校,承擔著為高一級中學或者職業學校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加強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基本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學不容忽視。同時,各學科的學習也是刻不容緩的。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課改形勢下對教師、課堂、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都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如何讓讓學生自主學習,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在實踐中學,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提高課堂質量和課堂效果變得十分重要。
二、教學理論分析
(一)教科書
中學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是目前大多數學校所使用最普遍的生物學教材之一。它單元內容設置較少,章節內容設置簡單,主要以啟發學生學習思維,拓展思維為主,符合了國家頒發義務中學義務課程標準。它兼有文理科綜合的特點。圖片內容較多,使學生學習輕松,減少了學生的壓抑感。每個章節課前都設置相關的啟發性較強的問題,以便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重難點突出,對于很多需要學生掌握的概念理論都以黑體字明確標注出來,這樣使得學生一目了然。其次,在書本的一些地方設置趣味性較強的問題供學生進行思考解答。課后設置課后習題讓學生學習之余把本節課相關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相關章節還有近期國內外科研成果介紹加強了學習和社會實踐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理論
教學理論上主要以三塘中學“五三”課堂進行教學,此種課堂教學適應了新時期新課改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很大的提升。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改革主要要求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組織者,課堂是教師主要負責給學生創造好的學習氛圍學習空間。充分體現素質教育在新時期下的基本要求。然而“五三”課堂,以學生兵練兵,兵兵教兵的模式,教師負責組織維護課堂紀律,指導學生去學,學生主動去學,合作去學、然后進行展示、當學生不懂時候適當的給于提示提醒,解決學生的疑惑等等。這其中根據學生遇到的相關困難教師只需要輔導、提示即可,這樣就免去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手段。
三、新課下改“五三”課堂教學流程
三塘中學五三課堂教學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課前準備學生學習學案,即基本學習資料。(主要以教學目標,重難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結,課堂達標幾個部分為主)。課堂流程:點燃課堂、師生互動(教師解說本節課大致內容)、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課堂展示、課堂小結。
四、學生學情分析
(一)學校教師分析
當前評價學校辦學質量和教師教學質量主要是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看試卷分數,看升學率,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對實施新課程的積極性不高,致使新課程的實施舉步維艱。另外,部分農村初中教師對新課程缺乏細致全面的了解,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一般情況,初中生物為非統考科目導致生物教學和教研不受重視;也有生物教師工作量的認定與其他學科不等量的現象導致教師對生物科目的忽視。
(二)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缺少探究習慣和研究素養,不重視生物學科的學習。不喜歡提出問題和對問題質疑的態度。往往認為生物學是“副科”,不參加中考考試,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迫于升學壓力,家長、學生、學校領導一道把生物課放在了次要地位,對生物課缺乏熱情和信心。生物教學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特點忽視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教育,有的甚至目標不明確,沿用陳腐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落后。農村初中教學條件差 教學資源開發不足,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實際,很少涉及當地農村、農業、農民方面的問題,限制了教師對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師只教教材的現象普遍存在。
五、對于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想法和建議
(一)向學生闡明學習生物學的意義
中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內涵較為豐富包括一下幾點內容:1、基礎生物學科學知識。2、生物科學能力。3、生物科學態度與精神等三方面。針對學生出現嚴重偏科的現象,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學習生物學的意義和重要之處。要告訴學生讀書是對于一個人視野的拓展,培養思考問題的思路,訓練以個人的人生素,提高養道德水平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1世紀是生命科學新興興起的世紀,學好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對學生在適應今后的社會、生活、工作、具有很大的意義。其次,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知識面的拓展同樣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其次,有利于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進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恩山.主編《中學生生物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1.12
[2]王振宏,李彩娜.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7
[3]革玉樂.主編《現代教育學》.四川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1.2
[4]織金縣三塘中學《“五三”課堂教學》
[5]鐘祖榮.北京市中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教育科學研究.1996,(1)
[6]梁應順.2012.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效率.生物學教學,37,(4).54
[7]李民儒.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的設想和建議.教學研究,2009,(10)
[8]薛紅偉.初中生物教學之我見.教學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