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芳
摘要:閱讀題是高中語文中的一大難點,其所占分值比例也較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閱讀部分產(chǎn)生重視。在教學中進行改進與優(yōu)化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也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將主要探討提高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一些方法,在一些問題上面提出一些看法并針對教學方法提出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
高中語文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很多學生在這門學科上的得分率遠遠沒有數(shù)學或其他學科那么高,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在這門學科上入門,連一些基礎題都沒有找到最簡單的解法。而隨著近年來語文在高考中的受重視程度,各學校也開始加大了語文的教學力度,就是為了學生能夠在高考中得到高分。高中語文雖然也有像文言文這類需要學生經(jīng)過層層思考才能解出的題目,但語文的精髓還是閱讀題。正如學生在學習中每學完一篇課文就會分析文章主旨、作者思想等,在考試中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分析作答,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難度的,必須經(jīng)過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一、讓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的習慣
對于學生來說,要想提高語文的閱讀能力,其中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在平時多讀書。也許很多教師都強調(diào)過這個方法,不過很多學生并沒有認真去實施,甚至認為這是在浪費高中的學習時間,還不如花時間多做一點題。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做閱讀題是為了在文章中找出中心思想,是要讓自己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答案,這樣才會得到高分。而現(xiàn)在學生所缺乏的就是對作者的角度的解讀,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解題,然而這樣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解題思路是無法真正得到最佳答案的。
因此要讓學生對作者的想法產(chǎn)生深刻理解,就應該讓他們在平時多閱讀一些書籍,可以是國內(nèi)外名著,也可以是一些散文詩歌集。有很多精彩的名著都可以推薦給學生看,比如國外的有《堂吉訶德》、《魯賓遜漂流記》、《哈姆雷特》,國內(nèi)的有《阿Q正傳》、《平凡的世界》、《三國演義》。讓學生多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拓寬他們的眼界,讓他們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更是為了讓他們在這些書籍中感受到作者寫作時的思路與邏輯,因為在考試時有很多的文章都十分晦澀難懂,或者很難找出其中隱喻的東西,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就會在這些題上面浪費大量的時間,結果還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到最后做作文題的時間也沒有了,可謂是得不償失。因此平時的閱讀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在做閱讀題上面也是十分適用的,當學生讀的書多了,積累的知識也就會更多,這樣當他們在做閱讀題時就不會盲目的作答,而是以冷靜的大腦來思考這篇文章到底是想講什么,是不是有什么隱藏的東西是作者想告訴讀者的。這些能力都是一個有著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中生應該具備的。因為高中語文不像初中那么簡單,分值也更高,因此學生能力也應該有所提高才能適應高中的閱讀題,以前的學習方法也不再適用于高中高強度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來多讀書。雖然高中學科多,學習任務重,但是學生總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閱讀。
二、掌握做閱讀題的方法
當學生閱讀了足夠多的書籍之后,自然會在心里形成一些對于閱讀題的了解和認識,不過在考試中要把自己的想法所表達出來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否則就會造成知道作者的想法,知道文章的主旨卻無法很準確的表達出來這種問題,而這樣是白白的在考試中丟分,這是學生需要避免的。做閱讀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不過主要還是因人而異,每個學生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提一個建議,提出對大家都比較適用的解題技巧。
在做閱讀題時一個很基本的步驟就是讓學生多讀幾遍,第一次是快速瀏覽全文,第二次是仔細慢慢閱讀。很多學生在做閱讀題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只是很快的瀏覽一遍全文,然后在做題時又返回文章里面去尋找題干與答案,其實這是最沒有效率的一種解題方法,因為很快的瀏覽文章并不能讓學生對于中心思想有深刻的了解,學生看到的只是文章表面的東西,而更深層次的文章內(nèi)涵并不是讀一次就能明白的。在讀第一次的時候只是為了對文章的總體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了解,而學生在閱讀第二遍的時候應該是邊讀邊思考每一個段落是為了表達什么思想感情,這樣才能在做題時很快的解答,而不是再返回到文章中尋找答案。
而回答問題的方法也是有所講究的,很多問題都是有明確的回答順序的。學生要從文章整體、部分等分部作答,而不是毫無條理,隨便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因為教師在批改試卷時也是根據(jù)作答步驟來給分的,如果是自己隨心寫的答案,教師當然會給比較低的分,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的。還有一些表達自己的看法的題目也需要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作答,并且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來做適當?shù)难由於皇峭耆x文章的內(nèi)容來作答。閱讀題的方法是需要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慢慢養(yǎng)成的,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多閱讀、多練習,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努力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才是決定學生成績的關鍵,因為學生會根據(jù)教師的思路與教學進度來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存在不足之處。很多教師都是在教學中只考慮自己是否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去考慮學生是否能聽得懂、是否能跟上進度,這是教學中的一大錯誤。因為教學是需要學生的配合才能完成的,而學生去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所花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做更多的難題,因此要主動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這樣才能根據(jù)班級情況來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改進。在閱讀題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有耐心與信心。因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掌握所有的方法與技巧,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耐心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上學習。在給學生評講閱讀題的時候可以多讓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因為他們的理解肯定是比較全面的,這樣班上其他學生也可以借鑒。閱讀理解重要的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其實整個語文的教學都是要讓學生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因此在平時就要訓練學生多說話、多與別人交談。可以在課堂上多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某個問題并派出代表進行回答。
四、結束語
高中語文的重點就是閱讀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讓學生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