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敢
摘 要: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可持續化發展,為林業管理機制及運用模式的改革與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就目前來看,病蟲害依然是制約林業種植的主要因素,要求現有工作人員能夠針對病蟲害的多樣性,落實因地制宜的方針。本文就基于此,對林業種植中針對病蟲害防治的有效路徑進行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林業種植;病蟲害;防治;有效路徑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林業種植則是林業發展的主要方向?,F階段我國林業種植面積在國際范圍內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病蟲害防治的有效途徑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還需有關部門能夠針對不同地區病蟲害的特征,制定出更具可行性的防治措施,促進林業種植穩定有序的發展。
一、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相關概述
1.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現狀。在現階段林業的發展進程中,病蟲害防治作為阻礙樹木正常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已成為了當前相關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課題。而就目前來看,由于原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無法滿足林木種植的防治要求,因此針對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升級及完善也正處于迫在眉睫的階段。與此同時,在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防治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其主要操作方式存在片面性,因此極易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二次污染,嚴重制約了林業種植的全面發展。
2.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要點。在對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路徑進行研究與應用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第一,水資源利用問題,由于在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工作人員應充分引進節水技術,以提升此項技術的實用性價值;第二,環境保護問題,在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中同樣也會使用到大量的化學藥品來提升病蟲害防治的效率,但化學藥品自身的毒性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3.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路徑探索的必要性。縱觀現階段我國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展進程,由于過去所使用的防治方式多數依靠農業器械,極易造成農藥使用不充分的問題發生,不僅浪費了林業資源,還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僅如此,當前使用的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較之其他國家相比較為落后,因此現階段的相關工作者就應將工作重點放在對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一步完善與優化上,并以此推動地區間林業的全面發展。
二、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
隨著國家與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支持,故在此項技術的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質環境與氣候條件選擇種類不同的病蟲害防治措施。而現階段的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樹干涂抹及注射技術。樹干涂抹及注射技術主要是通過將化學藥物涂抹或注射在樹干部位,從而消滅此處的害蟲。不僅如此,相關工作人員也可將用于病蟲害防治的藥物替換為能夠為樹木提供營養成分的藥品,及時補充樹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以確保樹木能夠在優質的環境下生長。
2.藥物霧化技術。為進一步提升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的高效性,當前工作人員還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用于消滅害蟲的化學藥品進行霧化處理。這種病蟲害防治措施對當地氣候條件要求較高,但卻能夠從根本上降低藥物使用量,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保護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
3.藥物噴霧技術。藥物噴霧技術是有效預防林木種植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具體而言,相關工作者首先應將化學藥品進行霧化,并通過風力將其輸送至林木的頂部位置,以確保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在應用此項技術的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應注意對風力的方向以及強弱的實時檢測,以有效降低藥物的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4.飛行器噴藥技術。在對林木種植術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可應用飛行器噴藥的技術,將霧化后的化學藥品放置在飛行器當中,并對出現病蟲害地區的林木進行藥物的噴灑,雖然此種方式較之其他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相比所需使用到的成本較高,但卻更加適用于受害范圍廣,樹木高度高的林木區。
5.滅蟲彈技術?,F階段在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中,也發展出了滅蟲彈的防治方式,結合相關發射測試,以切實提升此種方式的有效性。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穩定增長,滅蟲彈技術也會逐漸適用于不同地區,不同特征的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中。
三、提升林業種植病蟲害防治有效性的路徑探索
1.健全病蟲害動態防治機制。為從根本上提升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有效性,現階段有關部門也應注重對病蟲害動態防治機制的健全。由于林木種植中導致病蟲害發生因素具有多樣性,并存在一段時間的潛伏期及表現期,因此需要工作人員能夠針對林木種植病蟲害的具體特征,制定出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的防治機制,盡快發現潛伏在林木中的害蟲,并進行精準的清除。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在構建病蟲害防治機制的過程中也可結合先進的科技技術,對林木種植期間進行全方位動態的監測。
2.注重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的融合。針對林木種植病蟲害的不同種類,選擇適宜的治理措施。其中,工作人員可通過生物防治的手段,引進一些的鳥類害蟲消滅掉。雖然此種方式能夠最大化的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完整性,但由于實施所花時間過長,因此不適用于突發性的病蟲害防治中。而為盡快取得較為明顯的防治效果,也可采用化學防治的方式,根據害蟲種類選擇不同的藥物。真正意義上將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進行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出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的積極作用。
3.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林木種植技術,對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進行有效的管理。舉例而言,在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期間,可采用光源技術消滅趨光性害蟲,實現對病蟲害的綜合治理,從根本上提升的林木種植的產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質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是提升林業種植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的重要戰略之一,需要當地有關部門能夠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結合林業種植結構的調整,適當的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學防治方式,及時控制病蟲害的蔓延趨勢,真正意義上的消滅蟲害,提升苗木存活率,推進林業種植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攀. 林業種植中針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路徑研究[J]. 農技服務,2017,34(23):80.
[2]黃志勇. 關于林業種植的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6):32.
[3]趙瑞芳. 林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策略探討[J]. 現代農村科技,2018(04):34.
[4]霍玉梅. 淺析林業種植中針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路徑[J]. 農民致富之友,2017(0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