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平
摘 要: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也逐漸被應用在初中教學中。在物理教學中,利用微課能夠實現理論與案例的結合,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運用好微課,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運用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師需要激活學生的感官體驗,借助靈活、形象的教育特點來充實課堂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微課的優勢入手,利用一定的課堂時間來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匯總,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印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微課是近些年中逐漸流行起來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對于初中教育來說,受到學生特點的影響,也給微課的融入奠定了基礎。為了保證微課的有效實施,教師要從互聯網平臺上入手,突出微課的特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
一、微課在教學中的優勢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主要包含了教育目標、內容、活動以及互動等部分。第一,微課視頻有著內容短小且精煉的特點。從最為明顯的特點上來說就是視頻形式的多樣性,如光盤、內存盤等。第二,從重點內容入手,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在微課教學中視頻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能夠方便學生隨時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的效果[2]。第三,在微課教育的不斷發展下,其實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微課教學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上入手,做好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工作,幫助學生鞏固好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第四,在微課中學生能夠積累物理知識,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微課的教學視頻,實現了學生隨時學習。這種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強學生的物理知識與水平[3]。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措施
1.借助微課視頻來向學生滲透物理理論與內涵
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有效的設計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其學習好物理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內微課驗證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出微課教學平臺。第一,要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并向學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第二,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多媒體中,借助視頻來為學生展示出實驗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復雜的知識理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2.在課外運用微課視頻,以此來對實驗現象進行驗證
如,在教學《聲音》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從課外視頻導入上來進行教學,為學生創建出有效的教學平臺。第一,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要求學生進入到班級交流群中,并在交流群中上傳教學視頻,利用鐘表在盒子內與盒子外聲音的變化大小進行導入,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向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資源來對視頻中的實驗現象進行驗證,并上傳到交流群中,實現群內交流的目標。第三,教師要在學生完成驗證后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物理現象探究。教師要做好利用與開發工作,創建出有效的微課視頻教學平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即時交流,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
3.借助微課來為學生創建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從實際生活入手,運用好微課教學內容,主動將學生的生活與物理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好教學方案的設計工作,借助生活化的教學資源,以此來充實物理教學。在面對難度較大的物理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進行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深層次的學習,且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營造出活躍的學習氛圍,滿足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
4.借助微課來展示知識
借助微課能夠將靜態的知識活躍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微課的交互性與共享性條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微課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加之網絡教學資源豐富,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微課作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教師要想用好,就要做好運用與完善工作。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知識,實現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金龍.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法[J].高考(綜合版),2015(7):17-18.
[2]薛多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7):176.
[3]鄒升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5):6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