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摘要】本文結合采油三廠的管理現狀,對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探討了現行“生產經營一體化”的主要做法、實施效果,提出了進一步深化“生產經營一體化”的對策和建議,為不斷推進實現生產與經營一體化提出了發展方向。
【關鍵詞】生產;經營;一體化
隨著油田開發難度逐步增大,新增原油產量和老油田區塊的單位操作成本越來越高,同時新區產建低滲透,多井低產,集輸流程及各方面配套設施不完善也增加了管理難度。為了盡快適應老油田的快速發展,采油三廠逐步摸索、探討出一套“生產向經營滲透、經營向生產延伸”的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
一、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采油三廠全面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模式,在生產、安全、經營等各個方面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實施低成本戰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是完善責任體系的需要
采油三廠以精細化、準確化、合理化預算為目標,按照“總量控制,分解到項,重點突出”的預算管理思路。編制清晰、明確、合理的預算體系是完善責任體系的重要前提。
(二)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是服務生產建設的需要
經營管理工作服務于生產建設,又受生產建設過程的制約。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經營管理的支撐,生產經營共同探索生產節點的優化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可以實現生產與經營高效聯動。
(三)實施生產經營一體化是提高生產組織效率降低無效成本消耗的需要
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日益加劇的成本壓力,積極開展技術和管理創新,挖掘內部潛力,發揮優勢資源,整合弱勢資源,改造無價值資源,重新實現資源優化和配置,可以減少成本支出,實現節能增效的目的。
二、油田生產經營一體化的內涵及主要做法
經營工作只有與生產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不斷提升價值,不斷促進采油廠經濟效益的提高。
(一)建立全面的預算網絡體系,實現全員參與成本管理
采油三廠根據生產經營的環節和組織結構,合理設置成本中心,并確定各自的職責范圍和管理權限,以作業節點為基礎進行成本的分析研究,分析其各作業節點的有效性,盡量消除無效作業區的低效作業,改進優化生產的作業鏈。
(二)形成“管專業同時管成本”的雙向管理格局
樹立“生產向經營延伸、經營向生產滲透”的思維,各分管領導“管專業同時管成本”,將經營業績指標納人日常考核兌現。積極踐行“成本中出問題,生產中找原因”的工作思維,形成生產經營“雙向互動”的管理局面。
(三)深入推行生產經營一體化體系建設
采油三廠深入推進生產經營一體化體系建設,探索建立了生產經營前饋、控制、反饋三大子系統,堅持制度、執行與評估三個運行環節,做好科學決策、過程管理與持續改進三大支撐,實現了生產經營管理的高度融合、互促互利。
(四)深入開展成本對標管理
采油三廠大力推行下屬單位月度橫向對標管理和作業區內部對標管理,建立了與生產緊密相關的內部對標管理指標體系,使經營、生產形成了指標監控一反饋生產一監督整改一優化標準的循環聯動。
(五)有效開展節能降耗和降本增效活動
采油三廠通過在在全廠范圍內開展“成本管理年”活動和“成本挖潛增效”戰役,全方位推動了成本管理上水平。通過活動的開展,在全廠營造了良好的成本控降氛圍,促使全員關注生產、關注成本發生,形成挖潛增效措施,通過表單的形式逐步固化為日常的管理手段。
(六)優化生產管理系統,提高過程控制的效率
“生產向經營滲透,經營向生產延伸”的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理念,不僅優化了生產管理系統,而更重要的是升級為更深層次的過程控制,使控制的單元更小、更細、更嚴,達到了全員參與的控制局面。
(1)優化材料消耗
大力開展修舊利廢活動,針對油管桿的大量使用,積極開展管桿探傷及維修工作,同時對日常材料進行盤活、重復利用。通過以任務指標的形式下達各基層單位,強制而不失激勵地動員全員投入到修舊利廢挖潛增效的活動中,使材料費得到有效地控制。
(2)優化燃料結構
油田伴生氣資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提高油田的綜合開發效益,通過燃油改燃氣、在沒有伴生氣的井區接引干氣節能、在有伴生氣的井區充分利用就近改造、利用閑置廢舊管線鋪設氣管線,大大降低了油田的開發、運行成本。
(3)優化油井工作制度
通過優選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摸索油井出液規律,采取油井間開的生產方式,使油井供液能力與泵的工作能力相適應,實現了低產低效井供采協調,提高了低產井開發效益,降低了單井生產能耗。
(4)優化農電治理
農電控制難度較大的作業區成立了農用電治理小組,根據農用電實際情況,制定了農用電治理具體方案,派專人負責為村民安裝電表箱,加置限電斷路器,采取“限時供電,裝表訓量,按量收費”的手段進行專項農用電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5)優化車輛運營
在保證生產的同時,優化車輛的調度和使用,對配屬車輛,嚴格規定配屬作業時間和路程時間,提高現場作業時間和效率。對于生產指揮車輛,明確月耗油標準,強化車輛動態的過程控制管理,拒絕油料的額外消耗。對于拉油費用的結算,依據車輛實際拉運噸位結算費用,提高拉油費用結算的準確性。
(6)優化工藝流程
一是優化簡化流程,降低系統運行能耗。
針對部分老油田地面工藝老化嚴重、工藝流程復雜、能力過剩現象嚴重以及管理難度大、運行成本高等現象,通過現場調研,從“老站關停并轉”、“集輸系統管網優化”等方面人手,制定了地面工藝系統優化、簡化改造方案,減少地面工藝系統運行費用,提高油田的管理水平。
二是在產建區塊新建臨時卸油臺,節約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
由于產建初期的地面工藝系統配套慢,無法滿足產建初期的生產需求,以往在沒有建設正規流程時,普遍采油罐車拉油的方式保證生產運行。罐車拉運成本高昂,通過在產建區塊合理新建卸油臺,大大降低了油田開發初期的成本。
(7)優化井筒治理
采油三廠通過對油井井況的認真分析,建立了一套針對不同井況的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通過對井筒的優化治理,各項技術生產指標均得到有效完成,井下作業費穩中有降,同時零星更換油管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