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穎
摘 要:作文歷來都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囿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作文教學始終效果不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也非常有限,這也嚴重制約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因此,如何切實把握語文作文課堂教學,向教學要質量、向教學要效率,成為日后作文教學的重要方向。在此對常態課堂中有效作文教學的策略進行淺要探究。
關鍵詞:常態課堂;挖掘;有效作文教學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面臨著決定其人生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學習壓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語文是學生參加中考的重要學科之一,語文成績能否突出,成為影響學生中考的關鍵因素。我們將范圍再縮小一些,關注點再集中一些,語文試題當中的作文占據了整套試題的半壁江山,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在日常的常態課堂教學中挖掘出有效作文教學的金子,讓日常的教學能夠在對學生的作文指導與訓練中綻放出其特有的光輝,那我們的作文教學必將得以高效開展,語文整體的教學水平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提高了,當然就能夠在中考中脫穎而出,從而可以接受更高一等級的教育。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才能從常態課堂中挖掘出有效作文教學的金子呢?如何才能實現初中作文教學的更好效果呢?
一、進行語匯手法積累,夯實作文寫作基礎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想要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一個較高的提升,首先就必須加大學生的語匯和寫作手法的積累,在常態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夯實作文寫作的基礎。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大都是語言詞匯比較豐富優美的,都是意境比較深遠的,都是內涵比較豐富的,都是感情比較深厚的。在常態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些語句,掌握語句的用法,促使學生寫作基礎不斷扎實。例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課《春》一文,朱自清先生用細膩的筆法、輕快的情調如同細話家常一般娓娓道來,將盼望春歸、描繪春景、熱情謳歌等幾個環節很自然地表現了出來,其中更是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運用了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手法,調動了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不同的感官體驗,讓人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同時文章語言精美,言辭質樸,尤其是其中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句子都已經成為廣為傳頌的名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感受文章在語言及寫作手法上的獨到之處,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能夠切實應用這些詞匯和技巧,實現寫作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享受寫作快樂情趣
我們都知道,如果對某樣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就會從自己的內心深處產生一種自發的學習和探究興趣,就會自主進行學習活動,并從中享受到充分的學習樂趣。對于寫作來說同樣如此,只要我們能夠激發學生充分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那作文教學效果又怎么會沒有提升呢?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一文的教學中,就可以學生首先認真閱讀課文,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改編,形成劇本,并選定幾名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皇帝、大臣、騙子,然后進行課堂情景劇的表演。就在情景劇達到高潮,也就是皇帝穿著所謂的“新裝”舉行游行慶典,結果被識破了真面目——沒穿衣服時,教師叫停情景劇,然后讓學生猜想:皇帝回宮之后會怎樣做?在情景劇的激勵下,學生們的興趣早已經非常濃厚,因此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談出了多種結局。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學生當然非常開心地投入到了寫作當中來。
三、指導學生突出主題,表達自我真實情感
王國維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句話充分顯示了我們進行寫作,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文章的主題、主旨、中心。一篇文章假如不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和態度,那就不能突出主題,中心不明確,那么再好的文章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主題歸納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作者對感情的表達方式,充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明確主題突出的重要性,進而保證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突出文章的主題,讓自己所寫的作文中心更加精煉、集中,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通過不斷探究、不斷摸索,以學生發展的實際為基礎,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引,以新課程改革為推動,以多種教學手段為保證,切實開展作文指導與訓練工作,從常態課堂中挖掘出有效作文教學的金子,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春紅.揚個性,寫出自己的“萬紫千紅”:中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淺談[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0).
[2]邵兵.淺談如何進行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J].吉林教育(綜合),2014(8Z):6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