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全德
摘要:以科普文、新聞、社科文、人物傳記這四個具體的實用類文本為重點,利用文本中的職業素養資源,用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文本三個層面進行搭橋,從而通過案例的方式探究在實用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實用文;閱讀教學;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5C-0034-04
關于實用類文本,有的將其分為記敘類文本、科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有的定位為“詩歌、小說、戲劇和散文之外的所有文章,統稱為實用文章”。可見,實用類文本包含的內容是很豐富的?,F在實用類文本包括科普文、新聞、社科文、演講、人物傳記等。王榮生教授《閱讀教學設計要訣》認為,實用類文本中以科普文、新聞、社科文等為重點。
在中職語文教材中實用類文本所占比例校大。以現行的蘇教版為例,必讀課文是80篇,其中實用類文本27篇,占必讀課文的33.75%。這些實用類文本中,其中科普文9篇,新聞3篇、社科文12篇、人物傳記3篇。由此可見,在蘇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科普文、新聞、社科文、人物傳記等是實用類文本的重點。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職業素養是個很大的概念,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也是必備的,體現到職場上的就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精神等。
如何在實用文閱讀教學中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筆者著重以科普文、新聞、社科文、人物傳記這四個具體的實用類文本為重點,利用文本中的職業素養資源,用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文本三個層面進行搭橋,實現在實用文閱讀教學中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目標。
一、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科普文培養職業素養
科普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在中職生的職業生涯中,一定也會遇到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或者解說工作的流程,或者說明設計的思路等情況。要學習這些解說技巧,都可以從科普文中了解到,并將之運用到自己的講解與介紹中。比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在介紹某一景觀時,若能夠介紹其形成的特點及原因等,則會讓游客感到有深意。
全國每年都開展文明風采大賽。這個大賽除了是展示學生風采的平臺外,還兼具修德的作用。學生創作的技能作品是要有作品說明的。這就可以從科普文中進行借鑒與運用。比如學習《景泰藍的制作》之后,創設一個問題情境:王雨做了一個“飛天夢”的剪紙,想要參加文明風采大賽,現在請你給她的作品寫一個作品說明。
以此問題情境,依照《景泰藍的制作》的說明流程,可以設計如下問題:
1.作品中有什么內容,依次說明。
2.作品中的這些內容有什么意義?為什么如此設計?
3.作品體現了剪紙的怎樣特點?體現了怎樣的傳統文化?
依照上面的問題,學生進行作品說明。
設計這個作品說明的技巧可以從《景泰藍的制作》中借鑒而來,比如不僅說了設計內容,而且說了為什么這樣設計;不僅體現剪紙的特點,也突出了傳統文化的特色。因為《景泰藍的制作》也是不僅介紹了制作的過程,還解釋了為什么這樣制作;不僅解說景泰藍的手工藝特點,而且還表達了對中國的傳統藝術的贊美。
學生在學習了《景泰藍的制作》后,設計一個問題情境,與中職文明風采大賽聯系起來,使說明有了更實際的價值。但若是僅僅籠統地做一個作品說明,就會讓學生無從下手。因此,依據《景泰藍的制作》的相關介紹特點生成與作品說明相關的問題,如此就讓作品說明有了一定的抓手。
在問題分析時,學生抓住問題,借助直觀的作品能夠說出一二,接著就是作品說明文字潤色的問題了。通過反復修改,學生基本能夠將剪紙作品的主題、內容、意義等說清楚了。
通過問題的點撥,學生能夠有層次地進行作品說明,而且將之與國家所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相聯系,與傳統文化相聯系,從而既實現了學會解說的技巧的目的,又滲透了一些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等。這樣《景泰藍的制作》的實用價值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二、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新聞培養職業素養
新聞作為實用文,具有實用性。中職語文也具有“實用”的特點。那么對于一個事件的報道,可以寫的內容很多,可以考慮怎樣寫更能提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以挖掘新聞的一些實用價值,進而為中職生的職業發展服務。比如讀一個新聞報道后可以考慮這則新聞對于我們有什么影響,或者假若我們來從事這項活動或接觸這些人等,我們會怎么做。由此鍛煉學生的活動策劃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寫作能力等。
以《落日》教學為例,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1.情境設計:如何給一個投降儀式做個活動方案
借助課文,做一個投降儀式的活動方案。從新聞表達內容的角度,通過方案理解文本信息所透露的社會價值或效應,賞析新聞如此表達的妙處。
活動方案包括如下:
時間——什么時間。
地點——選擇什么地點,為什么選擇這個地點即理由闡述。
場景布置——如何布置會場(桌子、背景、旗幟等)、人員位置如何定位。
人物選擇——邀請哪些人參加,為什么邀請這些人。
出場安排——出場先后(分為兩類——對比、插敘、細節描寫)、是否全部介紹(詳略——為什么詳說中國代表、為什么不每個都介紹、若從英國的角度寫通訊應該怎么寫——作者的自豪情感)。
簽字活動——誰先簽、誰后簽,簽字時如何安排(是坐著簽,還是站著簽。是否有人陪同。軍人脫帽否)。
通過出場安排、簽字活動對比以及具體細節描寫,表現作為勝利者的自豪與喜悅,作為失敗者的狼狽與落魄??梢杂米詈髢晒澴鳛榍楦蟹治龅闹攸c。
活動意義——評價本次活動意義(在寫的時候進行插敘、加上一些議論)。
2.問題的深化
(1)將設計的方案與作者的描寫進行對比,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再聯系課文中的小標題,思考課文比我們做的方案多了“白馬故事”“投降書臟了”,這里運用了什么敘述方式,作者在這里安排這兩個的用意是什么?(體會作者的高明之處,也就是比我們做的方案高明之處)
(3)通過學習本篇通訊,學會方案的撰寫,學習通訊或新聞的格式。
3.學寫新聞、方案
(1)若從美國的角度來撰寫這一投降儀式,應該怎么寫?
(2)介紹有關麥克阿瑟的經歷,引出一個新聞素材:若撰寫朝鮮戰爭,那么中國人應該怎么寫?(對比)
(3)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假若在盧溝橋舉行投降儀式,你會如何安排呢?
在第一大塊中,以一個活動問題為主線,涉及幾個小問題,其中場景、出場、簽字相關問題為重點問題,學習新聞的表達及本通訊的社會價值內容,并在適當的時機運用表達技巧學習如何更好地進行新聞寫作,同時評價投降儀式的意義。在此主線基礎上,學習活動方案的寫作,拓寬本文的應用價值。如此培養學生的方案合理制作、新聞規范撰寫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職業素養與語文素養的雙提升。
在這里面還是要強調的是職業素養在中職語文中是滲透的,而不是硬生生地將職業素養強加于新聞教學中。在學習新聞具體的內容安排、社會效應的基礎上,融入方案的制作等職業性較強的內容,這樣更體現了新聞的實用價值或社會效應。學生在學習中也會感到特別的有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比如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件進行新聞報道,內容及效果還是不一樣的。
如此,第二塊學寫新聞、方案等,就具有一定的現實性,有利于開拓新聞的撰寫思路,理解新聞的社會效應。
三、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社科文培養職業素養
社科文作為實用文的一種,也具有實用性??梢酝诰蛏缈莆牡膬热?、主題、表達方式等資源來滲透職業素養教育。在教學中,首先挖掘有關職業素養的資源,接著生成一定的情境性問題,然后結合所學專業,按照一定的職業要求,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聯系職業現實,采取一定的活動方式,進而起到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等目標。
以社科文文本為依托,挖掘職業素養資源滲透職業意識及道德的培養。比如在學習《獲得教養的途徑》時可以生成“作為中職生的我們,如何從經典中獲得教養?談談自己的體會”,可以結合具體的幾個經典著作,如《西游記》,談談從師徒三人身上可以學到克服困難、堅持不懈、要有真本事、敬業與樂業等職業意識及道德,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更充實,讓職業生涯更有意義。
下面以《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問題驅動式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例展開論述。
設計問題情境如下:
學校準備開展一次以“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為主題的問卷調查,你能設計至少三個問卷題目嗎?
首先請學生自己嘗試設計問卷題目,根據學生的設計情況,發現了幾個問題:(1)題目表達不清楚;(2)選項沒有說全面或選項之間有包含關系;(3)題目之間有交叉關系及順序問題等。
于是,將有問題的問卷題目展示出來,然后請學生看看有什么問題,發現問題再改正。此時可以讓學生集體討論,或者小組競賽,教師從中點撥啟發。最后梳理出做問卷調查的科學性操作方式。
學生設計、修改問題的積極性很高,形成了如下一些問卷問題。
1.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你更喜歡哪一個?
A.流行歌曲 B.古典詩詞
2.你喜歡哪一區域的流行歌曲?
A.歐美 B.韓日 C.港臺澳
D.大陸 E.其他
3.你喜歡哪種古典詩詞?
A.先秦詩歌 B.唐詩 C.宋詞
D.元曲 E.其他
當學生不知如何再進行設計問題時,教師可以聯系實際進行點撥。比如學生寫到上面幾個問題的時候出現了卡殼,教師順勢引導關注目前熱門的話題——《中國詩詞大會》,提示可以通過這個話題設計一個問題。
你認為《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是作秀多還是弘揚傳統文化多?
A.作秀得多
B.弘揚傳統文化得多
C.兩者差不多
如此使學生理解傳統文化,而且還聯系目前火爆的中《國詩詞大會》,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訓練了學生的問卷設計的職業性能力。
在此案例中,圍繞“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個主題,生成一個問題情境,設計問卷調查。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教師點撥,學生討論,對問卷問題設計的科學性進行實踐性操作,在實踐中學會問卷調查的設計,在設計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性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與所學內容進行很好的對接,起到從現實中理解所學內容,明確所學內容的現實意義,為現實服務,為職業性能力的培養服務等作用。
另外,還可以在原有的社科文的基礎上,引申一些話題,生成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以此起到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與靈活性,拓展學生思考的深度與廣度,提高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熱點關注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作用。比如學習了《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可以引申以“圣誕節中的中國文化表達”為話題,生成一個主問題:中國式的圣誕節與美國式的圣誕節有什么不同呢?學生討論從哪些方面進行展開分析。當得出可以從參與群體、儀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時,再通過一些具體現象的比較分析實質性問題。學生還可以將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進行比較,從而上升到文化層面的思考,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四、情境設計,問題引領,依托人物傳記培養職業素養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比宋飩饔浺蚱湔鎸嵭?、概括性、文學性等特征,對于學生尤其是中職生來說,閱讀人物傳記,確實可以長智慧,明得失。
中職生可以與這些人物進行對話,閱讀他們的人生智慧與人生經驗,學習其優秀的品質,獲得對更廣闊的未接觸的世界的認知。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中職生的職業素養的形成,影響中職生以后的職業發展。
人物傳記中的職業素養的資源還是不少的,比如人物的做事風格、人物的優秀品質、對待一件事的看法等等。這些資源都是對中職生的發展有幫助的。
對于中職教育來說,樹德是培養中職生的首要目標,其中也包含職業態度與職業意識。所學的人物傳記很多是與態度、意識相關的。比如托爾斯泰的博愛、蘇東坡的豁達、特麗薩修女的平等仁愛等與職業中的敬業、樂觀、平等等職業道德是對應的,教師完全可以挖掘其中資源進行職業意識的滲透。
蘇教版中職語文教材所選的人物傳記篇目不多,可以適時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相關的人物傳記,比如閱讀《李鴻章傳》《朱元璋傳》等可以學習他們為人處事之道;閱讀《丘吉爾傳》《毛澤東傳》可以領略一個時期的風云,人物的偉大氣魄和行事風格。這些偉人的做事風格及方式也是值得學習借鑒的,這也利于中職生以后的個人與職業發展。
但是,若是僅僅讓學生為讀人物傳記而讀人物傳記,以中職生的學習基礎與方式,他們會感到乏味??梢宰屩新毶鷰е鴨栴}去閱讀,并且帶著與職業生涯發展有關的問題去閱讀,就會提高中職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之后能夠結合閱讀內容形成自己的看法等,就會學有所得,甚至能夠利于學生以后的職業能力的提高。比如在遇到某某事時,若你是他,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然后看人物傳記中這個人物是怎么想、怎么做,以此對比,從而評判這個人物的想法、做法的合理性等,以此來評價自己的想法、做法,進而學習人物的好的想法與做法,然后運用到相類似的場景中。這樣學生就能逐步在問題情境中提高自己的處事能力,鍛煉自己思維的敏銳性,提高自己策劃的全面性等,為以后的職業人生打下良好的道德與能力基礎。
綜上所述,在實用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從不同類的實用文中挖掘職業素養資源的意識及能力,結合學生實際與專業特點,找到切合點進行情境設計,通過問題分解、驅動,逐步達到以文本為例子,在實踐中讓學生學習其中蘊含的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責任編輯:章躍一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LIANG Quan-de
(Jiangsu Chef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zhou 221344,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four concrete practical texts of science, news, social science and character biography, we us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resources in the text to bridge the three levels, respectively situation design, problem leading and text depending, so as to explore how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Key words: practical writing; reading teaching; professional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