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艷
【摘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決定其能夠被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充分利用的重要前提,是會計工作存在的意義。不具備客觀公正性的會計信息極易誤導使用者作出錯誤的決策,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經營。本文通過分析引起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提供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 失真成因 防范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求企業的各項會計核算要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而在會計核算中,很多企業都存在著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分為故意失真和無意失真兩種表現形式。任何一種會計失真形式都會影響到信息使用者能否做出合理有效的決策。對企業管理者來說,失真的會計信息使得其無法認清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不能制定出正確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決策,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投資者來說,失真的會計信息往往容易使投資者高估企業目前經營狀況,投入過多資金,造成資金的浪費甚至會導致投資失敗;財政府及相關部門來說,會計信息失真影響了其合理地監管企業經濟活動和稅收征管行為。
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一)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法律意識淡薄
在會計主體方面,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道德素質以及專業素質不高。許多中小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沒有接受專業知識的培養,在進行會計工作時沒有嚴格遵照會計準則或會計計量要求,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容易造成產生會計計量差錯,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其次,許多會計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在上級領導的威逼利誘下,經常難以保持會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丟失職業道德操守,私自篡改造價會計工作內容,觸犯相關法律條例。
(二)企業管理者受利益驅使,對會計工作進行非法干預
由于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之間存在的委托代理關系,雙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企業管理層為了追求經營業績,獲得高薪酬,無視國家法律法規,直接利用強權非法干涉會計工作,指使下級會計人員對原始憑證、會計賬簿及會計報表進行造假。上市公司在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為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向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采用虛增收入等手段粉飾財務報表,掩蓋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三)沒有建立完善的會計工作制度
我國很多企業現行的會計制度建設不完善,會計工作制度存在許多漏洞。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企業仍然采用較為老舊過時的會計制度,沒有跟隨時代的步伐,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工作制度,更為高效地解決繁多、復雜的會計業務。另外,企業的會計準則和政策時常發生變動和更改,也是造成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在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存貨的計價方法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會導致會計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外部監控力度不夠
企業管理層往往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使得會計信息容易受管理層左右而失真。另外,由于很多企業內部管理較為混亂,在會計信息的輸入、控制和輸出中,容易出現會計信息漏記、多記或錯記。在外部監督方面,國家管理部門如稅務、審計機關的監察內容不一致,加上又缺少溝通,未能做到有效全面的監督。另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服務能力和質量未能很好的達到要求,監控力度有待提高。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防范對策分析
(一)提高會計人員法律意識及綜合素質
企業在聘用會計人員時,可以提高職業準入門檻,選拔具備過硬專業知識的人。同時,在日常管理中,企業要加強后期的會計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注重培養會計人員的創新能力,讓其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提高會計人員處理新經濟事項的能力。同時,還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工作人員對威逼利誘的抵抗力,從根本上減少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另外,企業還要加強與會計工作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識。
(二)改進管理體制,提高會計工作的獨立性
企業應完善會計工作的管理體制,降低管理人員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進行非法干預的可能。首先,企業治理層不應完全將管理層的薪酬與管理業績掛鉤,還應綜合考慮管理層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等方面,減少管理層因受利益驅使而非法干預會計工作的現象發生。另外,企業應建立嚴格的懲罰制度,一旦發現管理者私自篡改會計信息,應予以嚴懲,絕不姑息。
(三)與時俱進,完善會計工作制度
企業應緊跟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趨勢,順應時代潮流,開拓新的會計工作機構,革除不必要的職能部門,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會計工作水平。企業還應積極引入網絡管理體系,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建設會計信息化網絡體系,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出現失誤,并且讓會計信息有跡可循,便于會計工作的監督管理,有助于減少違規操作的發生。
(四)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大外部監管力度
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企業應嚴格對會計憑證、賬簿及報表的審核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財產清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實行重要工作崗位的輪崗制度,同時企業還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在外部監管方面,各政府監督審查機構應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加強溝通與協助,實現有效全面的監管。
參考文獻:
[1]羅倩.論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財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7).
[2]廖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14).
[3]陳琴琴.淺談預算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4).
[4]王聰.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4).
[5]朱曉丹.論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