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飛
摘 要 本文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結合施工企業的特殊性,對施工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進而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從政策上、申請重難點上進行籌劃,對施工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
關鍵詞 施工企業 高新技術 所得稅籌劃
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六個條件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第一,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第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第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第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要求。
第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及其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第六,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數量(30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20分)這四項指標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
二、施工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復審的審核重點
(一)施工企業高新認定、復審重難點
1.施工企業產品收入是否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存在分歧。部分評審人員認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一是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二是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的規定。他們認為施工企業從事地鐵、橋梁等施工屬于建筑施工項目,所取得的幾項專利技術是為了減少成本,獲得較大經濟利益需要,和地鐵、橋梁等建筑施工收入無關,因此他們認為其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根據國科發火〔2008〕362號文件第二條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認定辦法》等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不得享受稅收優惠”。
2.研究開發費用的核算問題。一是3%比例過高。根據規定:近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2億元)為3%。但相對于施工企業集團收入幾十億甚至幾百億來說,3%的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金額相對還是較高,施工企業特別是大型施工企業由于基數太大,實際的研究開發支出往往難以達到3%的比例。二是會計核算問題。施工企業很多項目由于由總部立項撥付進入的研發費用才進入企業管理費用,導致企業報表中能直接反映的研發費用無法滿足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
(二)應對施工企業收入的高新領域界定實例
某施工企業集團公司的施工企業收入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主營業務:一是TBM與盾構法施工技術;二是淺埋暗挖法施工技術;三是其他(海底/水底隧道、沉管隧道、客專/高速鐵路、水利水電等)施工技術。企業申報的高新技術領域界定為:“五、高技術服務業”中的“1、共性技術”和“4、業務流程外包(BPO)”;以及“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中的“(三)先進制造技術”和“2、機器人技術”,還有“(四)新型機械”“2、通用機械和新型機械”。
1.企業在主營業務“1、TBM與盾構法施工技術”方面擁有國家級工法5項(高水壓小斷面Φ2~4.2m水下隧道復雜地層泥水加壓盾構施工工法、盾構機通過礦山法開挖段管片襯砌施工工法、敞開式硬巖掘進機在軟弱圍巖鐵路隧道施工工法、復合盾構施工系列工法、復雜地層淺埋水下隧道土壓平衡盾構施工工法),國家發明專利3項(盾構機中能調節開口率的裝置、盾構機盤形滾刀刀圈及其制造方法、一種早強抗水分散和抗溶蝕盾構隧道背襯注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等自主知識產權,且均為行業特定的、必須的和共性的技術。同時,企業還主編和參編了國家或部級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4項。因此,本主營業務完全符合“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三)先進制造技術;2、機器人技術”和“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四)新型機械;2、通用機械和新型機械”的充分必要條件。
2.企業在主營業務“2、淺埋暗挖法施工技術”方面擁有國家級工法2項、省部級工法1項等自主知識產權,且在行業內均為特定的、必須的和共性的技術;同時,企業還主編了省、部級技術規范1項。因此,本主營業務應屬于“五、高技術服務業;1、共性技術”的范疇。
3.企業在主營業務“3、其他施工技術”方面擁有國家級工法1項、省部級工法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等自主知識產權,且在行業內均為特定的、必須的和共性的技術;同時,企業還主持和參編了國家或省部級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共12項。因此,本主營業務屬于“五、高技術服務業;1、共性技術”。
(三)施工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實例
會計科目設置各項目發生的所有研發支出,統一在“研發支出”科目下歸集核算。該科目下設“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兩個二級科目,其中“費用化支出”科目歸集不形成無形資產的科研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歸集不能直接分攤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必須先行資本化并在未來逐步分攤計入成本費用的研發支出。二級科目下按科研項目進行輔助核算。
研究開發支出除符合有關條件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的以外,其余研究開發支出均應通過“研發支出”科目歸集后結轉至“管理費用”科目。
(作者單位為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