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而完善的評價系統不僅對教學效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成功的課堂評價,不僅關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關注學生的自主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最終實現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評價;有效手段
小學階段是英語教育的啟蒙階段。該階段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將對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較大影響。如何抓好小學的英語教學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給予重視的問題。基于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我國的英語基礎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途徑展開。因此,抓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尤為重要,而保障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運用好課堂教學評價手段。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始終探索相適宜的評價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想從根本上形成較為合理的課堂評價方法,首先要正確的認識課堂教學評價。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概念理解
課堂教學評價是對學習者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說、唱、玩、演、看”等各種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輕松的英語學習環境中認識英語、習得英語、運用英語,使他們通過小學初始階段的學習,樹立積極的英語學習觀,培養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主性,為今后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教師的課堂教學要以這個目的為基點。同時,在課堂中,運用新理念進行評價,促使課堂教學任務更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評價的運用應避免出現膚淺性、狹隘性、苛刻性、偏離性和不切實際的完美性。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樹立教學評價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的觀念,敢于在教學中創新,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既是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參與者,達到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掌握知識點和知識技能。教師要真正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手段
(一)掌握課堂教學評價藝術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學習外語會呈現不穩定狀態,產生階段性差異的變化。當他們初始接觸英語時,在心理上會產生較強的新奇感,對英語充滿學習興趣,而且由于他們處在接受語言訓練最佳的年齡階段,故學得也快,有很強的模仿力。但這種本能的求知欲很稚嫩,隨著知識水平與心理要求差距拉大,一旦知識滿足不了心理要求,它們之間產生的矛盾就會引起學習外語的情緒變化。一方面,一些學生探秘心理更強,求知欲更旺盛;另一方面一此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漸淡薄,甚至消失,滋生英語難學、英語無用的錯誤想法。為此,在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手段上,教師要根據學生階段性差異變化,評價方式及評價內容要不斷加以調整,保證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及自信心。教師課堂中的評價,要促使學生有參與的需要,有表現的欲望。不要壓抑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通過活化教材,刺激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中的各項活動;設計符合他們的心理活動和知識水平及表現能力的教學活動,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兒童的智力差異因素,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關注接受能力好、表現欲強、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同樣要加以鼓勵,保護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從而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在活動中掌握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控制課堂教學評價范圍
課堂上,教師要根據該堂課的主要教學任務,確定評價的主要范圍。如果是以聽力為主的課,就將評價的著重點放在對學生的聽力評價活動上;如果是以說為主的課,就將評價的著重點放在對學生說的活動上。至于在以某種技能為主的活動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動,教師就不宜占過多時間面面俱到都加以評價。如聽力活動課出現讀的練習、寫的練習,就無需對讀、寫一一加以評價。不僅課堂時間不允許,而且也會使學生迷惑,不知該堂課應該注意哪方面的技能。
(三)及時進行評價反饋總結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饋的信息量大,客觀性強。教師及時將課堂評價信息進行反饋總結,并對其進行理論升華,然后再指導今后的教學,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反饋總結方式可采用寫課堂教學小結,讓學生填寫調查表或與學生交談等方式。
三、課堂評價形式要求多樣化
(一)言語評價
所謂言語評價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經常性地使用言語鼓勵、表揚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言語評價是一種最簡單的同時也是一種使用較為廣泛的評價方法,但是它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回答問題踴躍的學生,教師可以說:“You are very brave.”對于英語口語說得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說:“You speak English really well.”對于背誦課文較快并且準確的學生,教師可以說:“You have a smart brain.”而對于做題做得快而準確的學生,教師可以說:“You are a clever boy.”在評價學生時帶有感情色彩,這樣學生就會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的不同之處,對鼓舞學生的學習信心有著極大的好處。
(二)印章評價
印章評價是一種符合小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評價方法,它主要是指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對表現優異的學生在書本上印章,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學趕超的熱情。教師在使用印章評價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可以自己選擇一篇英語課文進行背誦,在背誦過程中可以讓小組中每人背誦一段課文,在背誦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背誦課文的準確性采取印章獎勵,教師可以在學生書本的首頁印上“Reciting champion”,而對于英語成績進步較大的學生可以在其書本上印上“The star of progress”。
四、課堂評價主體要求多元化
(一)學生自評
學生才是學習生活的主體,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效率進行客觀地自評,這樣可以增加他們對自己學習效果的認知,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根據學生的自評可以針對每名學生設置特定的教學方案,讓學生通過自評促進自己的英語學習。
(二)學生互評
在小學學習生活中,學生彼此之間的了解遠遠超出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對教學評價時就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方法,在學生互評時,由于小學生天真活潑的天性,他們在評價自己的同學時可以毫無顧慮地把同學的優缺點說得淋漓盡致,并且在他們講述同學的優缺點時也會認清自己的問題,這對于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起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英語教學旨在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是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教師應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評價中自我肯定、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梁燕葵 教育評價應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
[3]鄭道俊 英語教學新方法研究 [J]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