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雯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迫切需要既懂會計專業知識又具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在此背景下,融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應運而生。遺憾的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建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諸如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配置、教學模式、實訓基地、評價體系等方面都還不夠完善。如何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滿足用人單位對會計電算化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出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理論及財務軟件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成為擺在中職學校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中專;會計;教學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會計軟件種類增多,軟件體系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強,會計電算化教學也越顯得重要?,F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談談中專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相關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會計電算化的主體是會計,應以會計理論和技術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科上它應歸屬于會計學學科的專業。然而,目前會計電算化的中、高等專業課程設計和教學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科體系,普遍的會計電算化教學課程設置停留在“基礎十應用”的課程教學模式上,即一門計算機應用基礎,若干門會計系列專業課,一門計算機會計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把計算機視作為會計核算的一種工具,誤認為只在學會如何使用計算機處理記帳、算帳、報帳等便是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全部,走入了“計算機工具論”的誤區。這樣,遠不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二)教材編寫滯后,教學結構不合理
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希望學到最新、最先進的知識,然而,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使教材根本無法跟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速度。所以學生所學知識始終滯后于科技的發展。同時,教材內容結構多偏重基礎原理而缺少電算化應用系統的程序設計,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下降。
(三)電算化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教師
現在大多數學校一般都是由計算機老師擔任計算機課程,會計專業的老師擔任會計系列課程。普遍存在計算機老師不懂或少懂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老師不懂或少懂計算機知識的問題。學校缺乏既懂計算機專業知識又懂會計專業知識的教師,導致計算機課程與會計課程嚴重脫節。
二、對中專會計電算化教學實踐的幾點思考
(一)進行合理的教學定位
對財經中專學校的學生來說,合理地規定會計電算化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各課程之間的銜接,便于教學計劃的安排。如果將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則單項或多項會計業務,如工資核算、銀行對帳等是最初的計算機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而全面會計核算電算化則是會計電算化的現實發展階段,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階段;以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為中心的會計電算化是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目標。根據目前會計軟件的發展現狀、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校的軟、硬件配置,我認為中專學校教學目標應定位于全面的會計核算電算化這一基礎上是比較合理的。
(二)改善會計電算化硬件教學環境
現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現代化的先進手段紛紛被引入會計電算化教學領域。我們的硬件環境應當跟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潮流,不斷的更新換代,在投影儀、打印機等基本教學設施具備以后,應當建立內部的局域網,安裝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大型主流數據庫,安裝流行的財會軟件,全方位的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讓學生切實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技能,熟悉將來的崗位要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進行一系列軟件建設:模擬會計電算化流程練習、自學網站、操作規范演示等自主學習環境建設。
(三)合理安排學習課時
單排版的用友ERP財務軟件,學生從建賬到企業門戶、總賬、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應收應付管理、庫存管理、銷焦管理、采購管理,UFO報表模塊,全部可以進行獨立系統地操作。因為ERP是項操作性非常強的知識,在教學時,采用教師模擬操作講解,重點讓學生自行操作練習為主,讓學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在課時的安排上,我們除了為學生們安排半學期72學時之外,還特別采取了一個月集中實訓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數據連續保存,不易出現數據丟失的現象,掌握知識的速度快,融合各模塊的時間性也強,但是弱點也有:長時間面對電腦,容易產生疲勞及厭倦感,不過效果較好,學生對用友財務軟件的學習抱有很大的熱情,大部分同學都能掌握各個模塊的操作及應用。
(四)加強會計電算化師資培養
會計與計算機是兩個跨度很大的學科,很多學校仍然采用的是“兩張皮”的教學模式。分別由會計教師和計算機教師擔任會計課教學和計算機課教學,極大地阻礙了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而會計電算化是會計與計算機相結合的新型學科,需要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教師。學校應積極支持和鼓勵一部分有基礎且愛好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教師,涉足會計電算化教學領域,把他們培養成專職的會計電算化教師。無論是會計教師學習計算機知識,還是計算機教師學習會計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都要投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五)與就業形勢相結合
中專學生就業形勢雖然較好,但如果畢業之時,手上有技術含量較高的證書的話,找工作相對來說會更容易一些。因此,在學習用友財務軟件的技能之外,再考取相關能力的證書,例如,會計電算化證,老師也應該進行合理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如今社會需要的是一個有真正技能的人。
(六)與就業形勢相結合
中專學生就業形勢雖然較好,但如果畢業之時,手上有技術含量較高的證書的話,找上作相對來說會更容易一些。因此,在學習用友財務軟件的技能之外,再考取相關能力的證書,例如會計電算化證,就很必要在這方面,老師也應該進行合理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如今社會需要的是一個有真正技能的人。
總之,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企業會計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目前中專會計專業必修專業課之一。所以,中專對會計電算化崗位實踐教學的探索是每一位會計電算化課任教師一項常態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