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亮
摘要:新課標指出“學校體育是快樂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高中生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壓力,如果上體育課時不能發揮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唯一的活動時間就失去了,容易導致學習壓力過大,而造成各種心理問題和身體素質下降。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最終達到終生鍛煉的效果。該文主要針對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教學遇到阻礙的情況進行研究,分3個方面闡述了提升學生體育興趣的方法,希望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興趣
體育課堂是進行體育教學的主要場地,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許多學生對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經常以生病為借口請假逃課,有些學生即使上課也顯得漫不經心不能融入到集體運動中來。主要原因是許多學生對上體育課缺乏興趣,他運動怕吃苦,對體育課教學感到枯燥而乏味。其實活潑好動是青少年的天性,如果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高中學生體育課興趣,使其積極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對今后的體育教學和學生們的健康成長能起到舉足輕重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學生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燥,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教師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我認為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與其責怪學生,不如反問教師自己。要使體育教學有效,使學生樂學,需要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形成合力,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二、正確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思想是行動的指引,高中體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站在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書匠的高度定位自己的職業,對學校體育的責任和義務有所擔當,站在通過體育來培養人、塑造人的高度認識體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出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其次,體育教師必須不斷探索,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體育課程和教學的改革,不斷學習、實踐,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最后,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三、分層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把時間還給孩子”是近年來提出的教育口號,然而如何才能把時間還給孩子呢?秘訣就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文化課程中的分層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分層教學模式許多學生成績得到提高學習的興趣也加強了。所謂分層教學模式就是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點和特長進行分層次教學。因為每個班都有很多的學生,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性格特點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是在夸獎中進步的,有的學生是在一定的壓力下才能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導致許多學生因成績下降而失落,失去學習的信心。體育課中同樣適用分層的教學模式。一些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有的學生學不會,就會產生厭倦心理。我們在體育課程中要實現分層次教學,制定個性化和科學化的授課計劃,我們要分析學生性格,對于表現欲強的學生我們給與一定的表現機會,并適當的夸獎,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就不宜單獨進行練習示范,因為一旦做出錯誤的示范動作很容易受到同學的嘲笑,打擊其自信心。對于學生運動基礎較好,學習領悟較快地進行下一層次的學習,對于領悟能力較差,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在布置任務和教學過程中要做適當的考慮,保證學生完成既定任務,總而言之,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完成目標,并且在下一階段能學習到新的技巧和體育科目,逐漸激發出同學們的體育熱情。同時我們在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也要對學生的體育練習,加以引導和監督例如上籃球課實大部分同學們都很感興趣。對于運球這一簡單的動作來說,基本的運球對每個同學難度都不大。有的同學在老師講解運球時,認為比較簡單,不注意聽教師的講解,在練習使用錯誤的方法,自我感覺良好。教師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按照錯誤的方法練習下去。就會逐漸失去對學習籃球的興趣。再比如比較枯燥乏味的長跑練習。每個同學的興致都不高,但這是必須讓同學們學習到的項目。我們就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進行適當的監督。通過適當的鼓勵讓同學們明白,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四、培養意識,友好競爭
高中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年齡階段,課堂上表現欲較強。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適當地將競爭引入體育課堂,根據教學內容中不同的訓練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競爭意識培養的訓練,使其在充分體會到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培養其體育鍛煉的友好競爭意識。如在進行接力訓練時,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4人一組的若干個小組,同時,規定比賽結束后最后一名的小組成員將要接受小組集體俯臥撐的懲罰,同時規定比賽中動作不規范或使用非正常手段獲勝的小組接受同等處罰,由此在激發學生的獲勝欲望,從而拼盡全力參加體育活動的同時,也使接受懲罰的學生體會到失敗的痛苦,從而自覺地在今后的鍛煉中努力訓練。這樣通過友好的競爭,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提高體育成績。
總之,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漫長的工作,同時也是新課標條件下的迫切要求。筆者就從樹立新課改理念、變革傳統運動項目的訓練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等方面闡述了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梁紅.維、漢兩族高中學生表象訓練的實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12(26):127-131
[2] 金寧敏.信息技術與中學體育教學的整合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24(9):3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