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
【摘要】我國高校技術產業化存在諸多問題,知何從根源上解決,一直是高校面臨的巨大障礙。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高校技術的產業化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一定的高校調研發現,高校的產業化存在著一些問題:技術開發前缺少市場調研;技術開發過程中缺少市場調研;高校激勵機制不足,高校教師偏重于科研不注重產業化;高校管理機制存在問題,通過分析發現,通過:技術開發前重視市場調研;技術開發過程中做好市場調研;高校制度改革,將產業化成果納入考核;建立科研管理平臺,更好服務技術產業化等舉措能夠有效幫助高校實現產業化。
【關鍵詞】高校 技術產亞化 問題 解決方法
一、引言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15年又將“雙創”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高校是技術生產的重要途徑,其技術研發水平與能力相對于其他的科研平臺較高。但高校的技術研發一般與市場相脫節,不能實現產業化或者產業化水平較低的問題始終存在。于是,如何將高校科研成果很好得利用起來,成功實現技術產業化也就成了眾多學者的研究方向。
二、高校技術產業化出現的問題
(一)技術開發前缺少市場調研
一個產品在開發之前就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才能成功,技術開發之前也不例外。一項好的技術,在開發之前就需要充分了解技術市場的需求,知道技術未來的應用狀況以及市場規模。而很多高校的老師只注重技術的開發,很多時候只是感覺技術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而沒有做真正的市場調研。
(二)技術開發過程中缺少市場調研
技術開發過程中的市場調研也必不可少。想要實現成熟的技術,需要在技術開發過程中不斷進行市場調研。技術開發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時間的變化,市場對于技術的要求也會隨之改變。特別是開發周期長,耗時大的技術,更需要跟隨市場的變化,及時更改方向,才能實現技術的成功。
(三)高校激勵機制不足,高校教師偏重于科研不注重產業化
高校的教師除了平時的教學任務,還有一定的科研任務。一般來說,高校教師更注重于教學和科研,完成了教學和科研,就達到了工作量,技術的產業化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沒有太大的誘惑力。產業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高校的老師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實現技術產業化。高校的科研管理平臺人員對于技術不了解,真正懂得技術的教師又沒有時間實現技術產業化。
(四)高校管理機制存在問題
高校的老師不僅有科研的任務,還有教學的任務,平時科研和教學都占據了很多的時間,而產業化需要很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很多老師光是完成科研的任務就很累了,根本沒有精力去做技術產業化。并且,這些老師對于產業化的整個過程也不了解,想達到高水平的產業化十分費力。
三、高效技術產業化對策
高校想要實現流暢的產業化機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政策來保障。
(一)技術開發前重視市場調研
在技術開發前一定要依據市場的要求,開發新的產品。不同的產品需要的市場調研不同。有些技術的開發針對于大型企業,有些技術的開發針對于小型企業,有些技術的開發直接針對于消費者市場。并且,還應當做好競爭對手的市場調研,競爭對手的技術、產品有哪些功能,市場上的技術、產品還缺少哪些功能,技術、產品的開發能夠彌補市場上的哪些空白點。因此,有針對性做好市場的調研至關重要。
(二)技術開發過程中做好市場調研
在技術開發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市場調研。技術開發的過程中要通過調研及時發現技術存在的關鍵性問題。需求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技術的開發也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變化。技術、產品的開發以市場的需求為目的,就應當通過調研,及時發現市場需求的變化。
(三)高校制度改革,將產業化成果納人考核體系
高校不僅是生產技術的平臺,更應當將技術推廣出去。高校的制度建設應當把技術的產業化納人科研考核或者將其抵消部分的教學任務,或者用資金獎勵教師實現技術的產業化。應當將產業化周期計算到教師的考核周期當中。
(四)建立科研管理平臺,更好服務技術產業化
高校教師信息相對閉塞,高校研發教師專注于科研和教學,一般對于外界信息了解較少,對于外界的需求不甚了解。此時,需要學校建立科研管理的平臺,整合校內校外資源,設立技術管理中心、技術產業化孵化器等,可以將校內校外的供給方與需求方連接起來。一方面幫助教師們連接外界,獲取相應的信息資源;一方面,幫助高校教師籌措產業化所需資金、為產業化提供相關的服務、信息資訊等;一方面,幫助教師們管理科研項目,連接高校內外,保證產業化的順利實施。
四、結論
高校的技術產業化面對諸多阻礙,歸根結底,還是技術沒有真正對接市場,信息不夠暢通,高校的激勵政策效果不明顯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根據高校產業化出現的問題,針對性提出做好市場調研、改革高校制度、建立科研管理平臺等一系列的解決辦法,來保證技術產業化順利的實現。
同時,技術的產業化不應當只考慮高校層面出現的問題,也應當廣泛征求學校管理層以及校外相關人士的意見,從市場需求、資金支持、管理制度、產業化生命周期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實現高效的技術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