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楠楠
摘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它是小學音樂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課前導入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關鍵詞:音樂教學;課前導入;方法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它是小學音樂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一項基本技能。導入是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使其產生學習欲望的重要一步。好的導入如同序曲,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又似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一位善導的教師,總會重視導入設計,誘發學生的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將落空。”因此,課前導入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一、導入原則
在設計新課導入時,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導入要有音樂性,符合音樂學科特點;導入應貼近教材,為教學目標服務;導入環節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適合學生的認知領域,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教師善“導”,學生方能“入”。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應當遵循客觀規律。導入環節不能占用太多時間,一般將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較為合適。
二、導入方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法
小學生的好奇心重,他們不光喜歡新奇直觀的畫面,更喜歡參與一切娛樂活動。在教學中可根據新課內容,充分利用音樂、視頻、環境布置、道具等元素創設情境,烘托氣氛,使學生進入角色,猶如身臨其境,耳聞其聲,目睹其事,從而陶醉在這情境之中。我在教學《嘀哩嘀哩》一課時,首先用幻燈片打出一幅《春色滿園》圖,當學生看到這么美的一幅春景圖,便自然而然對這幅圖產生了興趣,教師因勢利導問學生:這幅圖描繪了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反映出來?學生問答后,教師引入本課的課題。這樣導入順乎自然,學生的興趣高漲,像一塊敲門磚,敲開了聲樂藝術之門。
(二)謎語導入法
猜謎語是少年兒童最喜歡的游戲之一,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喜好,根據歌曲內容或題目設計有趣的謎語作為課堂導入。如在教唱《小燕子》一課時,問同學們: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來早,猜一猜它是誰?誰能上臺表演一下它的樣子?學生頓時就來勁了,爭先恐后的回答,當學生說了謎底后,教師再出示畫有小燕子的教學掛圖,看到漂亮的掛圖,學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欲望。這樣的導入使學生感到既新鮮又有趣。課堂氣氛隨即活躍起來,同時還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教學效果非常的好。
(三)看圖提問導入法
小學生更喜歡直觀的畫面,合理使用圖片可以將抽象變得具體。先讓學生欣賞一幅或幾幅圖畫,老師再根據新課內容進行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小白船》一課,先出示這課的掛圖,讓學生欣賞畫面,再問:圖上畫的是什么?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要干什么?小船怎么會在天空中呢?這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了歌曲學習之中。
(四)故事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愛聽故事,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導入,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賣報歌》等歌曲時,我就把這些歌曲的背景故事,配上一些相關的視頻輔助教學,孩子們的思緒被拉到那個硝煙彌漫、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的情緒十分激動,迫不及待地想學唱這些歌曲,既深化了思想教育,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小貓釣魚》一課時,教師可首先講小貓釣魚的故事,講到中間后教師可提問:小貓為什么釣不到魚?它怎樣做才能釣到魚?等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出本節課的課題。由此導入新課,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讓學生明白了道理,受到了教育。
(五)溫故知新導入法
新的知識都和舊知識往往會有很多內在的聯系,通過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新課導入法。如:在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的新課導入環節,我引導學生將他們學過不久的歌曲《我們的田野》進行了復習,同時配上了田野里美麗景色的視頻,快結束時,屏幕中出現了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手拿短笛畫面,從而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新課內容《牧童短笛》上來了。
(六)開門見山導入法
這是音樂教學中最直接、最簡潔的導入方式。但是如果過于直接,就會顯得單調、缺少趣味性。所以,教師應當在措辭、語氣、表情等方面生動形象一點,再加上一點小幽默,來彌補吸引力的不足。
(七)即興表演導入法
小學生喜歡上臺表演,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在舞蹈、聲樂、器樂方面有專長的學生。老師根據新課內容的需要,在學新課前讓學生上臺進行即興表演,這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振奮學習精神,更能夠對所學新課加深印象。如在教《大河之舞》一課時,邀請幾名參加過踢踏舞《課間十分鐘》表演的同學表演踢踏舞,同學們一下子就愛上了踢踏舞,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競相模仿,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八)巧設問題導入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疑激趣。如:教學《誰唱歌》一課時,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并按節奏提出問題:誰唱歌兒嘰嘰嘰?誰唱歌兒喳喳喳?誰唱歌兒喔喔喔?誰唱歌兒嘎嘎嘎?教師用富有節奏的語言有意識的設疑,制造懸念,導入新課。這樣引之以思,啟之以疑,導之以問,教之以法,便緊緊扣擊了學生的心弦。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課前導入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