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
摘要: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已經逐步邁入了國際汽車產業的體系之中,成為國際汽車產業轉移國家之一。汽車在社會進步與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汽車工業的發展能夠帶動較多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國民生產總值,促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增加外匯和出口儲備,全面提高財政收入和國民就業率。由于現代汽車不斷的進入到家庭,而私家車的需求量也逐漸的增大,而汽車維修行業也已不在是過去只是為了運輸企業而生產服務,大都是為全社會服務。新的發展形勢將是汽車維修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討汽車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方式,并提出了具體建議,旨在促進我國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汽車維修;工業;實踐教學
引言
根據發展汽車工業的目的可以看出,汽車工業的發展并不僅僅是本身發展,而是推動國家社會的進步,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研究中國汽車進出口產品的生命周期,并找到相關規律可行,促進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汽車技術的發展對維修技術人才的要求
檢測手段與傳統的維修設備也將被現代的汽車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所代替,不同的現代化設備、新的維修技術和檢測診斷儀器所被運用。面對現代汽車,在建立先進的數據處理與傳感技術基礎之上的故障診斷大量應用在汽車上,這也對汽車的維修提出了更新,對維修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同時維修人員必須掌握現在的電子維修技術和傳統的機械維修技術,以及掌握維修技術和相關的檢測。從而,在維修診斷技術方面也正在被更多人吸引,那么掌握現代汽車新的工藝和維修技術信息也將成為汽車維修的基本條件。
培養中初級汽車維修技術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內容、教化的形勢、辦學模式以及教學觀念面前反應遲鈍。而教材生成周期長,在新設備進入校園、新技術進入課堂過于滯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的原因也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影響到了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
二、維修方式的變化
維修資訊網絡化、維修管理電腦化、維修診斷專家化、維修設備現代化,將采用數字顯示、電子、激光等一些高新技術的維修檢測診斷設備,而四輪定位儀、排放氣體分析儀、發動機故障診斷儀等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隨著維修管理制度的不斷科學化,將以“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定期檢測”為基本原則,不解體診斷技術與汽車檢測技術為前提,快速修車、高質量的維修方式也已成為汽車維修的服務準則。
三、構建綜合能力為一體的課程體系
(一)改善教學模式
學校大力推進了任務驅動與項目引領的行動所導向的教學模式,達成符合學生與學校專業實際的職業道德、開發能力與崗位技能為一體的課程體系,從而打破那些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學科而導向的課程體系。強調設置課程內容是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依據,設計教學活動是以產品為載體,從而構成將以實際生產任務為載體,而專業知識體系是以崗位技能的分析為基礎的,定位專業是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目標的,設置課程是以實際工作任務相關性來設置的;在發展和貫徹國家提出的“人力資源開發的體系是以能力為核心的,以職業活動為導向”會把課程觀從單純的能力本位和知識本位轉向綜合職業能力為本位,就應該更科學的去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目標。
(二)加強裝備、師資隊伍建設
在教學中盡量做到設備先進、實用和配套。融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為一體,比如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的理論教學,大都是學生難學、教師難教,應該實用各種模型、實物、掛圖等教具,要把各種機構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組合到一起,并結合投影、錄像和幻燈等現代教學手段去進行現場教課,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就得“口、腦、手”并用,以“教、學、做”相結合。那么在改進教學方式中,想要做到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為一體化,學校就應該有計劃地投入資金去完善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教學設備:如電噴發動機、整車模型或各總成部件等各種檢測診斷設備、教學錄像帶、 并建立發動機故障測試、技術實訓中心或汽車電控系統專業教室。
現代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一樣的,老師上課都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為了培養雙師型老師,學校要為這些專業課老師安排去企業實踐學習;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是要通過工程實踐與科研,那么專業課老師不止要上實踐課還要上理論了,從而達到了理論與實踐想結合。并從公司中聘請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來幫助老師一起擬定實驗教課和學校的教學計劃等。
(三)建立行動導向性教學模式
在上課時我們通常是按照以下6個階段進行:并遵照“實施、評估、檢查、計劃、資訊、決策”這一套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上課中老師與學生互動時,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動手,學校專業知識并掌握職業技能,讓學生通過計劃決策、檢查控制、實施計劃、綜合評價、獲取信息、制定計劃,變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建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時,而采用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方法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教學要求,建立一體化專業學習站是根據汽車專業模塊的要求去改進現有的汽車實訓場,是盡最大可能的節約教學資源。
如忽視了檢查和計劃,信息和實施這些關鍵性的章節,并缺乏評估能力和計劃就會造成人才培養的結構性缺陷,其這些能力正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在行動教學導向方法實施時,會充分體現工作行動的整體性,不管加工要求的復雜程序和各情境的零件形狀如何,都要確保完成工作任務,使學生在綜合、完整的行動中進行學習與思考,達到學會工作、學會學習,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可經過計劃、資訊、檢查、決策、評價和實施這一系列的普適性過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實驗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實踐與總結,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學校通過加強對汽車專業的時間,改革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加強自主學習能力與研究能力與企業進行項目對接,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培養應用型工程師。通過對汽車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保障學生創新型就業,并促進我國汽車工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