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武
摘要: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課堂教學極為重要的教學手段,盡管當今多媒體網絡的發展為物理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平臺,但物理實驗仍然有其不可代替的地位。當然并不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有了實驗,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一定會是高效的、成功的。在平時的物理課堂教學中筆者發現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做些初淺的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與探索
中學物理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概念,規律的基礎,實驗對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科學作風和各種能力有重要作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長期以來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過死,實驗內容基本是驗證性和測量性的,缺乏由學生自己設計的帶有研究性的內容,一個班的學生讀相同的教材,在相同的儀器上做相同的實驗,儀器也都由老師安排好,學生只要按教材上的步驟去做,就能成功的測量數據完成實驗。這種呆板的千篇一律的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難以激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興趣和激情,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那么怎樣創建適應當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實驗課教育模式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自制儀器模型增強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獲得直觀感性認識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規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一個成功的演示實驗,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有利于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因此,演示實驗有其它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實驗的可見度,我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可樂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乒乓球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還有在演示串、并聯電路時,我自制了一塊大型演示板,將電池盒、開關、電線、電壓表、電流表、燈座及燈泡,等科學地排布在其上,把它放在講臺上,醒目大方,全班同學都能看清楚,線路連接也一目了然,老師演示起來也得心應手。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而且通過這些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實驗是對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讓學生進行探究并得出結論。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卻不敢放手讓學生去主動探究,而是替學生設計好實驗步驟甚至做成演示實驗,學生成了旁觀者,沒有直接參與,不利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在探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主體和中心地位,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過程,對未知結論的探索、激發學生的思維狀態,認識到這些物理實驗反映的物理本質,從而認識并形成正確的物理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我首先讓學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從它剛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動的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樣變化?浮力怎樣變化?浸沒在水中的體積怎樣變化?從而讓學生對“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作出猜想和假設,并進一步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分析論證并嘗試改進實驗方案。在實驗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體驗等方式,經歷科學探究過程,不僅得出了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逐步樹立科學方法的學習和科學世界觀。
三、實施小實驗、小制作教學手段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重視初中教材中小實驗的教學,既有利于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對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小實驗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導致了一些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畏學、厭學情緒,若能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前提下,把握住對小實驗教學的機會,通過學習體會親自制作和實踐的樂趣,就可激發興趣,認識到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從而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通過小實驗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和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小制作活動,如自制電動機、測力計、潛望鏡、簡易望遠鏡、三棱鏡、、電鈴、樓道電燈開關電路等。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后自制簡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物理學是實驗科學,提倡學生自編實驗和自制實驗器材,可培養動腦思考的習慣和動手創新的能力,又如“紙盒燒開水”、“小風輪”等小實驗的實施和操作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再學習過程,并由此達到升華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通過對小實驗的教學,達到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復習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實驗的實施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再學習過程,并由此達到升華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時,通過對小實驗的教學還可教育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精神,實施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拓展實驗教學的思路,擴大實驗探究的范圍
物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就是物理的定義、定理、規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活動中,那么我們所說的實驗也就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及“想想做做”小實驗,而是將實驗探究貫穿于物理學習的全過程。我們的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經常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可樂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乒乓球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關鍵在于教師。要讓學生具有創造精神,教師首先要實施以創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創新的教師通過創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養出創造性的學生,而教師對實驗創新又是落實這一目標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