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紅
摘要:眾所周知,教師作為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定位不準,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使學前教育本身的發展迷失方向,陷入迷惘之中。本文通過淺析教師在學前教育中的一些錯位現象,談談教師在學前教育定位的一點看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師;定位
一、學前教育的定義和重要性
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凡以學齡前兒童為教育對象,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切教育活動;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在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內,有系統,有組織地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即在托兒所,幼兒園,托幼一體化機構以及其他各種公立或私立的學前教育機構內進行的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狹義的學前教育也稱學前社會教育。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學前階段是兒童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其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學前教育是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實施適應兒童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可有效地促進兒童發展,促成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的協調與聯結,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幼兒如果能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也就為他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中的錯位現象
幼兒教師是指在幼兒教育機構中對0-6歲兒童施加教育影響的專職工作人員。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雙邊活動的一方,是整個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幼兒身心的發展影響極大。隨著幼兒公共教育的逐漸普及,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影響面越來越大,在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現如今幼兒教師也有許多錯位現象:
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錯位。現在不少幼兒園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與家長建立聯系,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知識與方法的宣傳和介紹,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深入考察和具體分析幼兒教師家長工作方方面面的情況,特別是對比園長與教師在家長工作和其它教育教學工作上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就會感到在大多數幼兒園的家長工作仍然是幼兒園整體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環,多停留在淺層次、表面化的水平上。這種情況既與幼兒園的整體改革不相適應,更與世界范圍內越來越重視家園聯合的大趨勢不相符合。出現了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錯位現象。比如幼兒教師把作業布置給家長,每天晚上讓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樣一個能力是應該老師給在學校給培養的,而不是把孩子作為一個包袱在老師和家長之間拋過來拋過去,從而耽誤孩子。再比如家長把生活起居的事業交給老師,每天帶好多吃的讓老師喂孩子吃,筆者認為這是不可取的,幼兒教師是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能力的不是孩子的保姆。然而有些幼兒園為了賺錢開設了這樣類似的服務從而忽視了孩子能力的培養。
三、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中的定位
(一)幼兒教師定位的歷史演變
1.幼師是保姆的階段。在古代的少數富貴人家,幼兒的教育通常是由經過挑選的女奴和女仆承擔。她們通常目不識丁,讓她們帶孩子,自然只能扮演保姆的角色,她們的職責就是照顧孩子。到古羅馬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的學習年齡在7歲開始。這時保姆和教徒定位從看護人轉變成學習的引導者。
2.幼師是教師階段。隨著大工業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幼兒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定位有“保育”轉化為“教育”。幼兒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質也在逐步提高。他們不僅從事保育工作,而且能啟發,誘導兒童。促進幼兒全身心的發展。
3.幼師角色多樣化的階段。現在人們對幼兒教師的定位出現多樣化的趨勢,如皮亞杰認為幼兒教師是孩子的游戲伙伴;蒙臺俊利認為幼兒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指導者和引導者。
(二)現代幼兒教師的定位
1.幼兒教師是教育者。幼兒教育機構是公共正規的教育機構,其中心任務就是教育,教導兒童,因此幼兒教師的主要職責還是教育孩子。幼兒教師首先是個教育者,所以要用教育者的標準嚴格要求幼兒教師。
2.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玩伴。游戲活動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課程的內容融匯在幼兒的自主活動中,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主動捕捉文化信息,并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
3.幼兒教師是幼兒的朋友。幼兒盡管是幼稚的個體,但也有其豐富的內心世界,也有許多悄悄話和小秘密。他們的社會性得到了初步的發展,產生了交友的愿望,形成了基本的交友能力。這時幼兒教師可以和幼兒交朋友,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幼兒也可以走進老師的內心世界。
4.幼兒教師是研究者。幼兒教師能否把自己定位到以上的位置,關鍵在于幼兒教師能否在工作的過程中進行反思實踐。從事行動研究,并將經驗上升到理論的層面。幼兒教師應該是行動和理論的“巨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對幼兒的研究,對課程,教學的研究和游戲的研究,對幼兒家長和社區環境的研究,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將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