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霜
摘 要 在新時代中,只有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我們都清楚,高職院校背負著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任務,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推廣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必然能帶動教學管理的改革。對于一直備受關注的高職教學管理來說,如果想教學管理體系滿足現代的教育發展,就必須進行改革。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開展高職教學管理工作,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還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工學結合的教學活動中,老師應多組織學生參與實操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習的時候接受高效率的專業性實訓。加強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計劃,完善實踐教學組織,讓教學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關鍵詞 工學結合 高職 教學管理
全球化的加速發展,讓我國的教育發展與辦學規模也隨之擴大,而這給高職教學管理帶來了諸多的新挑戰。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卻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過:“高等職業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類型,肩負了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的第一線高技能人才的任務”也就是說,目前的高職教育定位在: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還需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技術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長期以來,我國的高職教育都是運用本科的學術性教學模式,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但顯而易見,這種教育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模式要求。所以,想要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就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實行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而工學結合正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由此工學結合成為了高職教學改革的航標:不但有利于實現高職培養人才質量的提高,同時還能夠提高辦學的質量與效益。
1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的高職教學管理現狀
我們都知道,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雖然為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多便利,但還是存在著問題。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不僅可以深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改革,更能體現學校內部的管理工作。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一直都備受關注,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施,給學校的管理加大了難度,使得一直應用著固定的教學管理無法滿足新的教育發展要求。所以說,工學結合的出現,讓高職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改變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管理方法,實行實踐教學,深化改革,構建符合現代化、滿足工學結合教育教學模式的管理制度。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學管理存在如下幾點問題:
1.1 教學管理組織未能達到高職教育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需求
對于目前的高等職業院校來說,如需達到教學的實踐性、授課方法的創新性、培養目標的職業性,就不能簡單地應用傳統的教學管理體系。我國現在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依然還是運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學改革造成了麻煩。由于教學管理觀念的陳舊,導致了教學管理在為師生服務時存在著敷衍的情況。而想要真正加強人才培養的質量,就一定要重視教學管理工作。在以往的教學計劃中通常采取的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老三段式”,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重視關注人才培養、教學內容等。所以即便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視,但卻未能將“工”與“學”相結合,從而讓學生無法將工作與學習融合在一起。此外,由于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后,導致了教學在改革探索中,一直無法構建有效的機制,讓工學一體化的想法落空,從而嚴重阻礙了高職人才培養的提高。
1.2 在工學結合教學管理中,高職教學對業績標準的偏差,導致了老師在日常的教育中偏離了“教學改革”的方針
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越來越推崇“重科研,輕教學”。即便有很多的高職院校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來確保教學質量水平,但風向指針卻總是跑偏。在評職稱、晉升等考核標準中,科研相比教學更為重要。而由于指標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了老師的教學不主動,進而影響了教學改革的步伐。除此之外,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管理大多停留在末端檢測階段,缺乏教學管理過程與實時監控,讓工學結合的教學管理成效大大減弱。同時,工學結合對老師的業績考核、工作量都很難計算,最終導致了老師在進行教學或教學改革時,態度不夠積極。
1.3 教學管理隊伍中管理水平阻礙了教學管理質量的提高
現階段的高職教學管理中,很多的管理者都不是管理專業出身,幾乎很少接觸過與教學管理有關的知識。并且大部分的人又是從學校到學校,缺少實際的教學管理經驗與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本質的了解,導致在管理的過程中,會由于教學管理工作太過于復雜繁瑣,而不愿認真對待,總抱著敷衍了事的心態處理事務。并且由于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讓教學管理工作無法發揮出它本身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幾年,因為各大高職院校學生人數的增多,學校規模的擴大,學校不得不將缺少經驗的管理人員推向崗位,使得管理人員的水平無法符合崗位的要求,從而影響了后期的教學管理質量。
2 高職教學管理的對策
2.1 構建符合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的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管理組織
我國教育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刻,而實施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能夠明確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與特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適合高職教育發展的教學模式。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學生的實踐遠比理論知識重要,用人企業也較為重視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分數已經無法判斷一個人是否可以勝任此崗位。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學生頂崗實習、半工半讀等模式正是目前積極探索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變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利用現有的資源,真正實現課堂與實際工作的相結合。對于工學結合的新模式,傳統教學管理完全無法達到時代的進步與教育發展的要求。只有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才能讓學生學到最好的生存能力,從而積極主動了解更多的事物。所以說,高職教育管理不僅僅只是為了適應時代,而更應主動引導教學走向改革。教學管理人員則應該抓住每一次機遇,將工學結合教育真正融入到管理體系中。
想要適應教育發展并提高教學管理質量,首先應該改變教學管理觀念。畢竟觀念的改變決定了教學管理模式的采用與管理的建設。探索適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教學管理能夠更好地為師生服務。在人才培養中,突出實踐操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無論是改變教學管理制度,還是進行全面的改革計劃,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有效地將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融入到管理工作中,不僅能夠創新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還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2.2 完善高職教師業績考核標準,建立規范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檢驗體系
一方面,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實踐教學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養。所以在教育中,則應該提高教師的績效考核,制定相關的教學獎懲制度,對教學先進的集體或個人進行獎勵與支持。這種做法,既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能提高工作的時效性。想讓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就需要切實加強實踐教學,讓教學成為各項指標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如此,才能將教育的價值發揮出來,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另外,教學質量檢驗是否合理決定了教師的積極性與學生的主動性,尤其是對正處探索階段的實踐教學改革。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需構建相關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學過程、建設、改革等采取目標性管理與監管,從而體現出工學結合的實效性原則。同時,利用教學評價體系,合理的對教師在“工”與“學”過程中的工作量與業績進行計算,以此提高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提高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總之,教學的重點在于實踐教學活動,只有重視實踐,才能改變管理的現狀。
2.3 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校,也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而教學不光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老師隊伍,還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管理隊伍,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尤其是在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必須要保證教學與提高教學效率,這就需要專業、有創新意識的教學管理人才。如果想要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素養,就一定要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教學管理的專業水平。所以,學校應經常開展一些基本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培訓,讓相關的教學管理人員學習到先進的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同時,教學管理人員還應多加強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學習,以便于順利進行管理工作。對于繁忙的教學管理人員來說,加強管理人員的素養,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協調能力,還有利于提高教學的管理水平,進而激發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管理者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俞潔華,楊丹.基于工學結合背景下的“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的適應性現狀分析[J].林區教學,2016(7):121-123.
[2] 何良勝.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學管理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5.
[3] 張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下的高職教學管理體系建設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