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武術是其中相對重要的部分。由于武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應用比較廣泛,所以現在的警校也比較關注中華武術。中國武術的教學不僅可以讓警校學生強健體魄,還可以讓他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進而提升警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和對警校警察教學的作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 武術 警校 體育教學
中國武術文化的歷史比較悠久,充滿著中華人民無盡的智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中華武術具有多樣性。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和流傳,它形成了相對獨特的民族風格。武術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傳統體育項目,具有相當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國家整體以武育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等多個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中華武術從誕生到現在能夠得以發展和繁衍,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密切聯系。
1 中華武術文化的特征
1.1中國武術具備的哲理性
我國武術文化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逐漸傳承下來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就演變成了一門體育項目。中華武術旨在體現“天人合一”的指導思想和其對應的哲學理念。“反者道之動”是中華武術戰略思想的基本原則,意思就是在循環往復之間體現相應的度,中華武術展現的便是陰陽協調的原則。武術作為一項全身心運動,講究的就是心性和身形內外兼修的效果,中國武術講究的是人應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例如:少林太祖長拳、大力金剛掌。由于中國武術承載著我們國家的優秀文化,才得以傳承。武術除了可以強健體魄外,還可以修身養性、娛樂,為此中華武術受到世界各界人士的喜愛。[1]
1.2 中華武術具有一定的技擊特性
中華武術作為一種富含中華民族特性的體育項目,不光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還具備一定的格斗性質,只要是把武術作為核心理念的相關體育項目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在長拳中通常是以踢、摔來進行攻擊,太極拳以按、推、擋來進行。在具體的實際演練中,武術的多樣性就會得以全方位的展示,會在原來的基礎上變化出多種多樣的攻擊。在古代軍事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武術具有基礎攻擊和套路兩種形式,攻擊是一種對抗,套路主要是一種藝術形式的展現。武術主要是以攻擊性為主,為了給人一種良好的視覺感受,出現套路的展現形式。[2]
1.3 中華武術具有一定的鍛煉性
武術作為一種身體運動形式,是一種大眾鍛煉項目,鍛煉身體是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武術屬于人體科學的一部分,人體科學又建立在中醫學之上。中國武術注重的是內與外、形與神相互聯系統一的教學理念,在中醫學上的體現就是經脈、臟器、五行等各類學說。武功鍛煉講究的是人精氣神的調理,進而實現攻擊技巧的演練,達到內外兼修、強身健體的效果。形意拳自腰部和脾臟進行沖拳,鍛煉練功人的臟腑強度和活性。只要持之以恒地練習武術來健身和調理,并保證能堅持準確地完成每天的練習任務,完全可以強化自己的身體,讓自己身體速度、反應速度更快,力量更大,耐力更強,靈活度更好。
2 中華武功對警校以及學員的作用
2.1 中華傳統文化可以擴充警校教學內容
警校警察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為了讓人民警察在實際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在以前的警察學校體育項目教學內容中,只有簡單的抗擊打、格斗、警械的使用、跆拳道等對身體素質加以提升的基礎項目,由于開展的項目有限,很多警校學生認為當前的體育教學并不能滿足他們對自身各方面的要求。為此,在警校的體育訓練內容中又增加了各種實際應用型技術,駕駛、現場勘查、擒拿、格斗、散打、體能、警務技能等多項項目,從而對學員協同作戰和獨立作戰能力加以培養。警察學校學生學習體育課教學訓練的課程,重點有身體素質訓練、野外生存訓練、擒拿格斗等三個模塊,這些主要是為了體現警察工作的特性。在進行基本的戰術演習和戰術一對一訓練上,老師一直抓不到教學重點。在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后,就可以使警校的日常體育教學模式有所轉變,成為師生互動的一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使老師和學生都能體驗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還能夠增強警校老師的教學能力,優化警校的教學環境。中國武術文化強調的是一種攻守平衡的教育理念,在教師指導培訓下的警校學員,因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逮捕就行。在實際應用教學中,教師應該一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一邊指導,使學生學一項就會一項。在警校體育教學中,武術老師因直接進行肢體動作傳授,不僅可以和學生之間進行很好的互動,還可以給學生傳授一些相應的武術禮儀知識和武術歷史發展知識,使警校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利用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思維進行體育學習和日常工作。[3]
2.2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可以提高學生的意志力
中國武術一日不練就會退一步,十日不練退百步,只有日積月累堅定不移地訓練,自然可以見到成效。我們中華武術對人的意志力的磨煉,不是其他體育項目可以相比的。中華武術的精髓在于武術可以修身養性。所以警校的學生越練越能感受到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可以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對犯法分子和敵人可以做到沉著冷靜、講求公正正義。在警察學校的體育教學項目中應該將“以武育人”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往后打擊抓捕犯罪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性質惡劣的犯罪分子,在面對這些人的時候,敏銳的洞察力是關鍵,但還是要結合眼睛的識別能力和大腦的判斷能力。在對警校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展示出中國武術別具一格的攻擊性和哲理性,許多警察在抓捕犯罪分子的時候,出于太具正義感或其他特殊原因,容易出現一些將某犯罪分子就地處決和毆打教育等不合理行為,雖然這種行為方式可以懲罰犯罪分子,但是卻不會得到國家、政府和我國法律的保護、認可。對于警察學校的學員來說,中華武術雖然可以除暴安良,但還是要注意相應的方式方法,規范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不可以將自己工作以外的私人情緒帶進具體的抓捕行為中,如果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可能會傷及無辜的群眾,無法沉著冷靜、公正公平,沒有做到真正為人民除危解難,反而還會傷害人民。因此在日常對警校的學員進行體育教育時,更應注重培養他們的良好品質,便于學員可以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發揚這些優秀的品質。[4]
2.3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在塑造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在中華武術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德融入其中。學生在中華武術的學習中,一定要修身養性、尊敬師長、恪守信用。只有這樣才可以展現中華武術思想的各種形態。警察學校的學員在進行中華武術學習前,教師會先向他們講解中華武術以武育人的教育理念。學校進行一系列教育的原因是為了可以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為人民排憂解難的好警察,他們肩負著保衛人民,維護社會秩序的重大責任。在對警校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一定要在體育教育中融入中華武術文化。
2.4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在警校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中華傳統武術教育中,武術文化教育對警校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都是老師和學生進行對練,以一對一的方式來完成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發揮老師和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改變以前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尊師重道是我國武術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和徒弟要相互禮貌問好,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友善。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武術文化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展示一段武術給學生示范,在所有的學生都進行模仿學習后,老師再安排相應的演示。在老師的示范帶領下,學生可以一邊對武術指導動作進行模仿學習,一邊揣摩中華武術的奧秘。以此來讓學生對中華武術和老師產生一定的敬畏和尊重,對武術產生一定的好奇心,積極努力完成老師所教的基本動作。教師的示范性教學在武術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武術教學講究循序漸進,在剛開始進行中國武術的練習中,難免出現困難,因為中華武術是日積月累才可以練成的。在警察學校體育教學中,雖然不苛求像專門的武術練習者那樣完美展示所學動作,但必須領會中華文化精髓,在武術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磨煉自己的心智,養成良好的品德,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5]
3 結束語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文化精髓之一,我們想要把這項傳統體育項目發揚光大,就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武術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我們的武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思考。在警校中,需要學生在日常武術學習的時候可以領略到中國民族武術文化的精神,可以在武術學習過程中磨煉自己的心智,培養冷靜、頑強的優良品質,為日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小平.武術散打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淺談[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5):175-176.
[2] 吳俊清.中國武術文化對警校體育教學的啟示[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99-101.
[3] 任慧琴.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對武術及當前武術教育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10.7(10):9-11.
[4] 萬里.警察體育對警校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2):9,11.
[5] 吳尚.如何提高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訓練效果[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