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佳穎
摘要:懲罰性賠償主要體現了公正公平的法律原則。我國在醫療產品投放區域,實行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目的是為了懲罰和抑制醫療產品領域的侵權行為,并對違法行為施以懲罰性經濟賠償。并且這種賠償不等同于補償等民事行為,而是一種法律行為,具有正常法律效力。有關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問題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10年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費》將責任的懲罰性賠償引入到了醫療產品領域,但是在使用時卻出現了賠償數額不合理以及實施的范圍狹小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應該大力推廣懲罰性賠償的實施范圍,建立缺陷醫療產品的責任追溯制度,切實解決好消費者舉證困難等問題,進一步完善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制度。
關鍵詞:缺陷 醫療產品 賠償
0
本文對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我國當前的醫療衛生事業正處于飛速發展期,這一時期的醫患關系較為緊張,需要更為妥善處理和解決,通過對醫療衛生事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醫療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可以有效地避免醫患糾紛,并且對促進我國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文章通過分析我國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的價值及功能,并對我國關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法律制度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同時也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
一、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概述
(一)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的價值
1.法律價值
公平正義是每一位公民的合理訴求,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提倡運用法律來維護公平和正義,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效方法。因此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具有非常明顯的正義價值,美國學者羅爾斯說:“只有制度才能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對于形式上的正義只不過是實現正義的方式。實質性的正義則要通過法律手段來獲得,甚至于具體到懲罰性的賠償等問題”。如果法律中缺少了懲罰性賠償制度,那么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就無法保障給予受害者的賠償,那么公平正義在法治社會中就很難實現。所以,運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就是選擇了實質性的正義保障,這也恰恰是我國法律的價值所在。
2.社會價值
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國更加注重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和諧關鍵在于穩定的秩序,而穩定的社會秩序需要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來維持,而法律制度就是維持安定的社會環境的有效手段。在醫療產品領域,如果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缺陷醫療產品就會充斥在行業的各個角落,直接影響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對于缺陷醫療產品能夠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保障了醫療結構和患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預防了侵權行為的再次發生,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
3.經濟價值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運用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來解決醫療中缺陷醫療產品的責任問題,對于缺陷醫療產品施以的懲罰性賠償金額也在不斷增加。筆者認為,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的實施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醫療產品市場的公平性,進而來實現醫療產品市場的經濟價值。如果我們對于缺陷醫療產品施以的懲罰不到位,甚至對其不施以懲罰性賠償,更加放縱其違法行為,侵權人的違法行為將會越來越猖獗,這樣只會對醫療產品市場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害。醫療產品市場失去了有序的運營,也就無法體現出市場應有的經濟效益。
(二)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的功能
在我國民法責任理論當中,對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作出了明確的說明,以此來打擊制造、流通、售賣缺陷醫療產品等違法行為,維護醫療機構和患者的合法權益。需要強調的是,懲罰性賠償和補償性賠償二者并不矛盾,相較于補償性賠償而言,懲罰性賠償的范圍更廣,而補償性賠償是不具有懲罰性質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主要具有以下幾項功能。
1.補償功能
在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的功能中,首要的功能當屬補償功能,懲罰性賠償彌補了補償性賠償的缺陷,關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主要依據民事責任來加以裁定,最后表現在經濟方面的賠償。不過從懲罰性賠償的目的來看,補償功能并非是最主要的功能。
2.懲罰功能
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具有明顯的懲罰性功能。我國法學界存在兩種關于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懲罰功能理論,即報復論與權利論。報復論根據惡劣程度來決定懲罰的力度,通過對侵權人施以嚴厲的經濟懲罰,來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權利論則認為,醫療機構和患者的合法權利必須得到有效維護,一旦醫療領域出現侵權行為,那么必須侵權一方必須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3.預防功能
預防功能具有威懾和遏制雙重性質。懲罰性賠償對侵權人進行懲罰性責任賠償,對其產生震懾,通過這種震懾作用來遏制侵權人的不法行為。所以我們又稱此賠償為“示范性賠償”。另外,如果缺陷醫療產品的賠償金額使違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那么生產商就會阻止缺陷醫療產品的生產活動,以此來減少懲罰性賠償,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正是通過將違法的行為進行轉化,通過法律制度將違法成本轉化到缺陷醫療產品的生產之中,以此來遏制缺陷醫療產品的生產活動。
二、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完善
任何法律制度都會存在缺陷,當前我國致力于建設現代法治國家,在我國的醫療事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法律制度的保障是促進醫療事業發展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由于目前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著局限性,所以我國需要通過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來促進其更好地實現法律功能。
(一)適當放寬對缺陷醫療產品懲罰性賠償的限制
以往,法院在對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進行裁定的時候,對于責任程度進行判定時只注重損害的結果,卻忽略了侵權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性,這樣的判定原則不足以體現出侵權違法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因此,筆者建議法院在鑒定缺陷醫療產品的損害程度時,應該將侵權行為者的主觀違法意識和客觀違法意識綜合起來加以考慮和衡量。法院最后在判定侵權人過錯的程度時,應該重點結合影響其違法行為的主觀因素,并將其違法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考慮在內,包括其違法行為的危險性后果和違法過程中潛在的利益驅使等因素。只有綜合以上各種因素,才能夠使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得法律制度具有更高的震懾性和約束性。
(二)建立并完善缺陷醫療產品的賠償追溯制度
近年來,我國開始實行缺陷醫療產品的責任追溯制度,包含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等。醫療產品領域一旦發現缺陷產品,執法機關應就產品的責任向上進行追溯,這種懲罰性賠償制度應該深入到整個產業鏈條當中,而不僅僅針對缺陷醫療產品的倒賣者。另外,我國政府要實行缺陷醫療產品的召回制度,就是指生產商發現其生產的產品存在著對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可能造成損失的隱患時,通過新聞廣告等方式通知消費者,這樣可以及時、有效地降低缺陷醫療產品對市場造成的損害,有助于保護消費者和廣大患者的合法權益。
三、結語
目前,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在我國實行以來,我國對這一法律制度加以不斷完善,使廣大民眾對其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國也開始將其引進立法當中,由此可見我國司法機關對于懲處醫療產品違法行為的力度不斷加強,同時也表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隨著我國立法機關對其不斷地完善,針對于缺陷醫療產品的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將會具有更加強大的威懾力和約束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將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楊立新.民法物格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李俊.美國產品責任法案例選評[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
[3]趙相林,曹俊.國際產品責任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
[4]舒國瀅.法理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5]冉克平.產品責任理論與判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6]梁毅.最新藥品生產企業GMP實務[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3.
[7]滕曉顏,宋輝.原料藥歐美文件注冊及歐盟非無菌原料藥GMP實戰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