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信疑 馮君
摘要:隨著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留學生規模有了相應的提高,但要達到2020年50萬留學生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并且在不斷擴大來華留學生招生人數的同時也帶來了培養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本文針對來華留學生的現狀,從進一步有效擴大招生規模和提高培養管理質量展開研究,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 教育管理 招生規模 教學管理
0
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留學生層次的逐漸多元化,這對高校的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因而,如何促進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是很多高校面臨并需應對的問題。
一、進一步有效提高來華留學生招生規模
近年來,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對我國留學生規模要求的提出,即到2020年我國需要達到的招生目標為50萬人次,如何擴大來華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國留學生規模已成為“教育輸出”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各地高校紛紛采取相應措施,積極開展對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的招生工作。
(一)主動出擊、穩扎穩打,在激烈的競爭中開拓招生市場
1.做好招生市場調研工作
對來華留學生的招生市場進行市場調研與分析,不僅可以從與各個高校有合作聯系的招生中介處了解與咨詢,還可以對目前已經在校學習的來華留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以了解目前留學生來我國高校攻讀學位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以及對我國高校專業的選擇依據與偏好等。與此同時,也可以調動相關部門對高校所在地區及周邊的外資企業和外國人居住較為集中的小區進行統計分析,旨在發現留學生招生的潛在客源,并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類型進行相對應的項目設計與招生宣傳。
2.高校間采用聯合培養模式實現雙贏
相對于我們這些理工科院校而言,不少高校是以語言類專業見長,甚至有對外漢語專業對來華留學生開放,而絕大多數高校在錄取漢語授課留學生時,都需要申請者提供一定的漢語水平證明,如HSK四級證書等,那么對于一些想用漢語在我國學習理工科專業的來華留學生而言,就可以先在對外漢語專業見長的高校學習漢語并取得一定的漢語水平資質,再申請來我校這樣的理工科院校繼續專業深造。這樣,我們與這類高校就可以形成在國際教育市場上雙贏的局面,進而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與相關高校實現來華留學生聯合培養的新戰略,這同樣也拓寬了來華留學生的招生渠道,為招生規模的擴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重視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管理,提質增效
教學管理是留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的教學管理會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深造,也一定會成為促進留學生教育事業發展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來華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培養質量的提升就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優化英文授課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管理模式
1.縮短英文授課專業的課程安排與國際標準之間存在差距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英文授課專業的課程大綱和培養方案基本上是以中文版為樣板進行英文翻譯,并在此基礎之上將中國學生的思想政治類必修課以及大學英語替換為中國歷史文化類課程以及大學漢語。顯然,上述英文版培養方案并未考慮到來華留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因而執行起來困難重重。為了更有效地安排留學生的英文授課課程,本文建議高??梢圆捎谜{研學習的方式摸索英文授課培養方案制定的方式和方法,也可以在留學生報到入校時進行摸底測驗,采用可調整的分層次英文授課,這就要求英文版的培養方案需具有可滿足不同專業水平留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即培養方案A、B、C等),并在最終的學位證書上有所體現。
2.加強英文授課師資的國際化培訓力度并注重海外人才的引進
近年來,在大力發展留學生規模的同時,給承擔留學生教學任務的一線教師也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是英文授課的任課教師。盡管目前絕大多數的英文授課教師都具有一定的海外專業背景,但仍有學生反映英語授課的課程很難聽懂,課下與老師溝通也存在一定困難。鑒于上述情況,高??梢圆捎谩白叱鋈ァ焙汀罢堖M來”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提高任課教師的英文授課水平。一方面,高校推行“走出去”,就是將有潛質、有能力的教師公派出國學習,這不僅訓練了教師的英文交流能力與英文授課水平,也拓寬了教師的眼界,對其專業領域的相關研究有一定的啟發與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所謂“請進來”是針對高校用人標準的挑戰,即進一步將高校教師的進校標準提高,將英文授課能力作為必備基本條件之一,并且建議高校定期對英文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評估,并將英文授課水平與考核期的相關指標掛鉤。
三、結語
來華留學生的教育事業是一項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以及深遠戰略意義的工作,也是高校在實現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華留學生的規模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教育在國際上的聲譽和認可度。因此,新時期的留學生教育管理事業對留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大力發展留學生規模、擴大留學生招生的同時,不斷改善和優化培養中文授課和英文授課留學生的方式和方法,并盡力為留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打造一片和諧的良好環境,從而讓來華留學生的教育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冰.新加坡教育啟示錄[J].外國留學生工作研究,2005,(04).
[2]付承英.針對留學生的教學特點提高全英文教學質量[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9,(04).
[3]丁笑炯.來華留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基于上海市四所高校的數據[J].高等教育研究,2010,(06).
[4]趙強.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發展探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1,(02).
(作者簡介:[1]施信疑,碩士,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金融;[2]馮君,南京理工大學瞬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