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調查了解國內護理教學中標準化患者的應用已處于全面發展階段,標準化患者作為一種客觀、有效的教學資源,在護理教學中已突顯其必要性和優越性,全面細致的研究分析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為提高護理教學質量、護生的綜合護理能力指明方向,為開展護理教學更深層次的革新奠定基礎。
關鍵詞:標準化患者 護理教學 應用
標準化患者是北美地區多年來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實踐的成果。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引入國內,引入之初因缺少經驗并未全面推廣應用。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經驗,進入21世紀,標準化患者在我國護理教學中才逐漸應用,如今,標準化患者在我國的應用雖然還不夠成熟,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應用到護理教學中,漸漸普及推廣并不斷創新發展。
一、標準化患者的概念及特點
標準化患者是從事非醫療技術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經專門培訓后,能發揮扮演患者、充當評估者和教學指導者三種角色功能。基特點是利用標準化患者,教師可以給大量的護生提供統一的病例和標準化的評分,具有筆試難已評價的屬性,增加了護生接觸患者、親自體會查體手法的機會。
二、標準化患者的分類及作用
(一)職業標準化患者
職業標準化患者就是經過培訓后,熟悉并掌握相關疾病的癥狀,可以為護生提供實踐機會的非醫務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為準確考核護生實踐能力,有效進行實踐教學指導起到依托作用。
(二)教師標準化患者
教師標準化患者就是以臨床實際經驗為基礎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充當標準化患者,為營造良好的臨床護理氛圍提供方便條件,在護生的各項臨床基本實踐技能的訓練、指導和考核上,與現代護理教學的理念相統一。
(三)學生標準化患者
學生標準化患者也稱簡易標準化患者,是指由在校護生通過專門訓練考核,合格后充當標準化患者,對培養護生在采集病史和評判性思維能力上有顯著作用,同時為今后的臨床實踐奠定了基礎,與職業標準化患者比較,在經費支出上也能更加節約。
(四)電子標準化患者
電子標準化患者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學軟件和仿真人體模型方面,通過軟件控制程序操作模擬人,可以反復地為護生提供技能訓練和實踐機會,有效解決了在臨床實踐中患者不配合的難題,同時在教學資源上起到了彌補短缺和緩解緊張的作用。
三、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標準化患者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標準化患者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護生實際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有利于護生培養各種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同時學校技能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被逐漸縮小,通過標準化患者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有效解決了護生在與患者直接接觸時的緊張、害羞等問題,降低了護患矛盾和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
(二)標準化患者在臨床考試中的應用
護生臨床實踐能力評判與考核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標準化患者的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工作實踐中,經過此方式進行評判考核的護生,在換位思考、愛傷觀念等方面要優于其他護生,有效的強化了護生的臨床護理技能和護理實踐能力,為實際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堅實基礎。
(三)標準化患者在社區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社區工作的醫護人員面臨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主要工作就是對社區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和常見疾病的預防。在校期間護生通過與標準化患者的密切接解,能夠有效解決心理、道德、倫理等人文方面的問題,同時也可利用多個標準化患者進行模擬健康教育,宣講常見疾病的預防常識及解決措施,提高了護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了護生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社區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四、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教學中的實際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護生臨床實習質量,減輕教師壓力
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院校不斷擴大招生,醫學院校中護理專業的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護患關系越來越復雜,醫患糾紛呈居高不下之勢,剛剛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工作開展難度增大,影響臨床實踐質量,加重了臨床帶教老師的工作負擔,所以醫學院校加快推進實行標準化患者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即能夠充實完善教學資源,又能提高護生臨床實習的質量,減輕臨床帶教老師的負擔,減少醫患糾紛。
(二)有利于培養護患之間情感交流,促進護患溝通
引入標準化患者之前醫學院校的教學只注重護生理論和操作的培養,引入之后增加了對護生人文、實踐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護生在扮演學生標準化患者的過程中,加深了護生對疾病的相關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理解和學習,而且親身體會到了患者的真實心理活動和痛苦,更能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能夠加深護患之間的語言交流和情感溝通,真正理解患者內心深處的感受,從而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區別于以前傳統以課本為主的教學方法,標準化患者的應用促使醫學知識及面臨實際問題的有機整合。通過學生標準化患者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中得出,護生與標準化患者間的互動,對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護患溝通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提高護生問診的邏輯性,為臨床實習時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能考核筆試無法衡量的技能和素養。
五、結語
我國目前在標準化患者的應用上還沒有統一規范的培訓制度和考核標準,導致標準化患者的質量參差不齊,同時也要認識到標準化患者并不是教學的唯一手段,要有機的與其他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標準化患者在我國的發展,更好地促進我國護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秀瑩,王斌全,韓清華,等.標準化病人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05).
[2]柴囡楠,趙莉.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04).
[3]林輝,劉云.標準化病人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6,(04).
(作者簡介:吳翠,本科,河北東方學院醫學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