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春 鄧家卉
摘要:現階段,我國產生了一種新型的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即將當地的農特產業發展優勢與旅游進行有機整合,從而間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基于此,筆者主要從“創新山區果茶產業機制,促進無公害產業發展”“開發鄉村特色旅游”以及“注重品牌策略,注重果茶產業與旅游‘三產融合的發展模式”這三方面內容切入,針對如何發掘山區果茶產業與鄉村旅游的有效途徑進行了一系列相應的研究與分析,其目的在于為促進國家鄉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關鍵詞:無公害產業發展果茶產業 特色旅游 品牌 創新
山區果茶產業應當抓好無公害這個關鍵發展要素,通過創新發展機制、加大科技人才投入等方法,從根源處保證果茶的綠色與生態。只有這樣,才能為開發農村的特色旅游發掘出更優的道路選擇。那么接下來,筆者將從我國山區果茶產業出發,探討一下如何有效促進它與鄉村旅游的穩健發展。
一、創新山區果茶產業機制,積極打造無公害產業發展的價值鏈
山區果茶產業應當創新發展機制,打造一條無公害產業發展的價值鏈,從而為旅游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宣傳基礎。具體而言,首先,應當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加強當地的果茶科技人員隊伍建設,致力于打造一支能夠及時回應無公害產業發展的隊伍,從而讓他們通過自主研發各種種植方法、創新與改良果茶品種以及運用健康無害的施肥技術促進當地果茶產業的無公害化發展。再者,應當構建果茶產品的生長監測系統以及供求管理信息系統,從而能夠讓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看到果茶的生長狀況以及產品的供求情況,真正提升果茶產業發展的實效性。除此之外,在當前社會,人們普遍追求綠色、有機、生態、健康、無公害的食品,而對那些含有農藥殘留的食品基本上都持有棄之以鼻的態度,所以針對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山區果茶產業應當積極打造一條無公害的果茶產業發展鏈,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與其他地理條件全面把控果茶的種植過程,同時實施科學施肥技術,從源頭杜絕污染與農藥入侵。由此可見,山區果茶產業應當積極創新發展機制,種植無公害的綠色果茶產品,從而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最佳路徑。
二、開發鄉村特色旅游,使山區果茶產業與旅游有機結合
首先,鄉村應當加大旅游建設的力度,努力開拓一種新型的旅游模式,將當地的發展特色與優勢得到最大化地凸顯。換言之,鄉村應充分利用當地果茶產業的優勢進行對外宣傳,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來旅游與參觀,從而為構建特色旅游的新模式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例如,湖北省巴東縣可以利用長江、清江兩江過境的天然旅游資源結合當地果茶產業為游客制定“果茶特色游”的一系列游玩計劃,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在旅游過程中觀賞“巴東羊茶共生”的種植樣貌,欣賞“巴東郡貢茶”的精制工藝,而且也能從欣賞綠水、青山、果甜、茶香中體悟游玩的樂趣;而另一方面,也能讓當地居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進一步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再者,鄉村在設計特色旅游時應當制定好安全可行的游玩路線,讓游客在以安全為前提的保障下,能夠看到當地最美麗的景色,領悟當地的自然好風光,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當地果茶產業的蓬勃發展。除此之外,山區果茶產業應當與鄉村特色旅游進行充分且緊密的聯系,例如,可以免費給前來旅游的參觀者試吃各種水果,品嘗各種茶葉,讓他們不僅能夠感受到當地濃厚的人文情懷,而且也能知曉當地果茶產品的真實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通過運用這種山區果茶產業與開發旅游有機結合的方式,不但能夠促使當地的果茶產業得到很好的宣傳效應與經濟效益,而且也有助于促進當地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品牌策略,積極調整果茶產業與旅游的“二合一”發展模式
品牌是“門面”,品牌是文化的詮釋,品牌是無形的號召力與吸引力。現在的社會,不管是進行企業建設,還是進行其他產業,都需要品牌的優勢加以輔助。基于此,山區果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自身的品牌建設,努力提升當地的品牌形象,從而形成果茶產業與旅游“二合一”的發展模式。例如,四川名山的茶葉產業可以對品牌進行整合統一,一致使用“蒙頂山茶”的品牌,加強當地茶產業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從而在無形之中吸引游客前來游玩與購買;四川攀枝花由于得天獨厚的光熱優勢而盛產晚熟芒果,對此,可以將當地的芒果產業統一命名為“攀枝花芒果”,增強其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招攬游客前來選購與游玩。由此可見,當地應當將山區的果茶產業與鄉村旅游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來參觀,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為提升當地的品牌形象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總而言之,鄉村應當創新果茶產業的發展機制、注重品牌建設與積極開發特色旅游,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山區果茶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有機整合,才能真正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從而為當地人民創造更多的經濟財富。
參考文獻:
[1]沈凌言,畢彩虹.圍繞需求變化果茶果茶努力推進果茶產業經營[J].河南農業,2014,(19).
[2]劉英才.果茶婁底果茶產業與生態城市建設關系之初探[A].果茶湖南省園藝學會.園藝學文集——湖南省園藝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C].湖南省園藝學會,2005.
(作者單位:[1]鄭開春,湖北省巴東縣民族職業高中;[2]鄧家卉,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