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華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的背景下,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作為國有企業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為了推動企業與時俱進、健康發展,必須要重視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本文結合了霍州煤電集團的具體情況,分析了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提出解決方法,以推動新時期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為其他國有非國有企業的實踐提供指導和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從企業內部來看,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技術水平,推動道德素質的完善,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四有公民;從社會方面看,可以幫助穩定社會秩序,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深入改革指明方向,起了重要的思想導向作用。所以必須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教育,培養起職工的愛國情感、職業道德、服務意識等。鞏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關于無產階級的先進性學說,來堅定人民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本文通過新時期下的現代化的思維邏輯,引入了具體的事例初步分析探索了我國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效益優先為原則,積極尋找高效合理的手段,為推動企業發展、職工條件的提高、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一、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近年來國企內部很多高官落馬,官僚主義盛行,腐敗滋生,如十八大以來的,安徽古井集團貪污案、重慶市地產集團王斌受賄案、海南民生燃氣股份有限公司朱德華案等,這些現象都反映了同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現狀不容樂觀。過去對思想政治工作并沒有特別重視,都片面地追求利益,也就使很多員工缺乏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了解。領導和員工缺乏有效溝通,思想教育宣傳不到位,思想政治活動流于形式:會議到會議,文件到文件,缺乏創新、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最近才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學術界也缺乏深入研究,呈現出“碎片化”趨勢,也影響到了它的指導作用。
二、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意識淡薄
正如上文所述,不光是國有企業,其他非國有企業也是,長期以來,都將注意力全部放在經濟效益方面,過度地重視生產,也就忽視了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領導和員工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認識不夠且本身見效慢,又不能帶來什么經濟效益,所以對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比其他方面。物質條件的缺乏也就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機結合,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服務于企業發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實際脫節
國有企業內部的很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與企業實際情況的聯系,也就使思政工作與企業實際脫節,就會導致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新意、形式化嚴重,使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喪失興趣,進而會出現很多員工認為思政活動只是領導的活動和自身并沒有關系的問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務好企業的前提是服務好員工,但是企業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如果不高,缺乏了群眾基礎,就很難服務好企業。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落后
講座、會議傳達等集體教育形式很大程度地影響到了職工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在開展過程中缺乏科學性的先進的工作方式,缺乏活力,缺乏與實際的聯系,這就不能滿足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發展。所以國有企業必須對這個方面加以重視并提高。
三、對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的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都是人,所以國有企業的員工不論職位高低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有位管理人員曾經說過,“職工只要與企業榮辱與共,就能使工廠許多難以想象的事情變成現實。”所以像我們這樣的國有企業應該有機結合企業發展和職工發展,站在職工的角度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愛護和關心每一個員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爭取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找準問題對癥下藥,堅定黨性,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下的觀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理論,用黨的政策、思想、理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武裝員工思想,以保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以職員的思想進步推動企業效益的提高,進而實現國有企業的效益和員工的共贏。
(二)緊密貼近企業實際
十六大之后提出了改革工作的“三貼近”原則,要求工作的開展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我看來國有企業內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堅持這個原則。首先貼近實際,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通過調查分析得出職工的思想問題,把握員工的思想脈搏,然后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溝通和引導,使員工明確企業的每一個階段性目標和總目標,形成員工和企業目標的一致性;其次是貼近生活,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到基層,深入到職工的日常生活,將幫助職工解決問題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滲透思想政治工作。此外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展開教育。堅持“三貼近”原則,豐富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使之盡可能地發揮效能。
(三)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除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國有企業還可以試著采取新型教育手段,比如預防教育法、疏導教育法、心理咨詢法等。預防教育法是不同于以往的亡羊補牢,而是提高思想的預見性,盡可能地杜絕危險的發生;疏導教育法是在保證職工的言論自由前提下,既灌輸企業思想,又聽取職工訴求的方法;心理咨詢法則是通過交友談心增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感情,消除隔閡,切實了解心理需要,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另一方面,還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通過微信等新媒體技術加以宣傳,提高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便利性和科技性。
四、總結
新時期,作為國有企業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具有深遠的意義,使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煤電企業生產、管理和經營的全過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為新時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凱.如何新時代企業員工思想教育工作[J].教育.2017.10
[2]楊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科技企業青年思想引領工作[A].首都科研院所企業文化建設協會.首都科研院所企業文化建設協會優秀論文研究成果集[C].首都 科研院所企業文化建設協會: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