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熱迪力·艾尼瓦爾
摘要:中國夢是以傳統文化為主體的中國本土文化和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體的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文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賦予中國夢特有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中國夢的真正構筑真正實現和真正發展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只有厘清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和把握中國夢。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夢;內在邏輯
自習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以來,國內對中國夢的研究和探討持續進行著。到目前仍然存在著泛中國夢現象,這也說明對中國夢完整科學的視域和內涵還沒有真正理解到位。特別是精神層面有些并沒有深層次的剖析起內涵,停留在感性經驗層面來理解,誤解為日常生活中去政治化的潛意識的虛幻夢境話語。使得有些人未理解到中國夢是立足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對中華民族近代歷史進行審思的內涵。而不是簡單的黑格爾哲學意義上的創世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夢存在著一定的內在邏輯。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構筑了中國夢的理論基點
馬克思主義經過時間的洗禮,已被資本主義發展現實和社會主義實踐所證實,能揭示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我國特色國情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個具有歷史性的偉大理論成果,理解和構建中國夢,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給予了中國夢科學的理論基礎,是解讀中國夢、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夢實現的強大理論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避免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走彎路、走入誤區,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更好地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標準是檢驗人類發展歷史的標準,生產方式制約著社會生產、政治、精神的過程。那么生產力同樣也是衡量中國夢能否實現及實現程度的重要標準。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人們認真落實貫徹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生產力的觀點,盡最大程度地創造社會物質財富,最大限度地讓人們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和發展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法,馬克思主義辯證認識論描述只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相互關聯、相互結合,把社會現存的基本矛盾作為矛盾的整體來看,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整個社會當前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和努力的方向。目前來看,實現中國夢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是進一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體制的改革,使得上層建筑跟不斷地適應當今經濟發展的要求。由此可見,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支撐。
二、實現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踐中相互推進發展
所研究的科學理論是人們對社會發展實踐較直觀的反映,一切脫離了實踐的理論沒有什么生命力可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通過不斷的實踐而產生的,實踐造就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在切切實實地解決中國所存在的具體的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離不開實踐,離不開中國的具體國情。中國共產黨承擔的重任,也必須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進行解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所有成功的理論創新都表達了實踐的迫切要求。在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后,在特定時期,結合當時的具體國情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極具代表性的理論。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不同時期肩負這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改革開放的重要使命。中國夢的提出前提也是基于中國現有的國情,為實現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來展開的,中國夢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的目標。總體來看,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共產黨推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奠定了中國夢實現的基礎,并將實現中國夢這一目標作為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動方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時刻根據中國實際國情的變動而動態發展著,實現中國夢也是當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動態發展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不足之處,并不斷地完善;另一方面,中國夢的最終實現也將證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性,人們正朝著實現中國夢的方向一步步努力著,中國改革和建設的目標也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緊密圍繞中國夢的實現而確定。習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夢的實現必須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通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同時要聚集各民族大團結的力量,將實踐作為中國夢實現的唯一通道,作為檢驗中國夢思想是否正確的標準。中國夢的實現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相互推進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主導中國夢實現的理論基礎,中國夢的實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
三、總結
總之在理論層面上,中國夢作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和形成的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天然地歸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體系在實踐的層面上。中國夢必須通過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理想的歷史延續,現實規劃和未來期許,符合中國國情,是今后較長時期內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開展的重要理論指針,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踐中發揮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作用的體現。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相結合的層面上實現中國夢必須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和引導,只有如此才能實現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和實踐中相互推進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武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紅旗文稿,2014(8):25.
[2]孫紅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中國夢 光明日報,20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