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麗
如何轉變“后進班”是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課題,是每個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深思的問題。分析“后進班”形成的原因,并根據相關原因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是轉化“后進班”的理論基礎和先行條件。本人在教師培訓工作中接觸很多一線班主任,和其共同探討“后進班”的表現、成因及管理策略,梳理成文以期共同交流探討。
一、“后進班”的定義及管理意義
人們習慣上常說的“后進班”,是指那些班內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沒有正確的集體輿論,沒有良好的班風,不能維持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的“亂班”?!昂筮M”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即使是后進班,也不可能事事后進,處處后進,人人后進。在后進的班中也有積極的因素,好的方面,先進的事跡和個人。可是,由于后進班的各個方面的缺點較多,它具有的積極因素容易被掩蓋。對此,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師一定要堅信大多數學生本質是好的,是有培養前途的。用辯證的觀點客觀分析后進班的情況,既要看到它消極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面,努力找到后進班中的閃光點,采取依靠優點克服缺點,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促其盡快轉化。因此,我們對后進班不能心灰意冷,要有信心、決心、誠心和耐心。
二、“后進班”成因探析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后進班的形成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后進班的形成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班內后進生較多,少數具有破壞性的小團體左右了班內形勢,大多數同學隨波逐流,班風只能越來越差。
(二)班內積極分子較少,其影響不足于抵抗消極的班級習氣,再加上班干部素質較低、能力較差,班內尚未形成穩定的領導核心。
(三)班內沒有形成健康向上的集體輿論,沒有形成良好的班風,導致歪風邪氣占了上風。
(四)班主任不得法,工作態度差,組織管理能力低,表率作用不強等。
(五)各科任教師片面認為,自己的那份工作就是教書、傳授知識,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三、“后進班”的管理策略
“后進班”的管理必須針對“后進班”的成因而發,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綜合制定管理策略,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筆者認為,“后進班”的管理與轉化工作,應該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發揮班級管理的正能量:綜合班級管理的積極因素,最大程度地發揮班級管理的積極力量,促進班級的轉化
做后進班轉化工作,“頭三腳”必須踢好。即班主任在剛一接班時,要向前任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師進行摸底,主要是了解學習情況,團隊情況,班干部素質情況,優生和差生所占比例等。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代表的意見,迅速組建強有力的班委會,提出集體的奮斗目標,從宏觀上對班級進行整體調整。這樣做可使教師及早的把握主動權。
倘若接班過了一段時間后,班級工作還沒起色,學生會認為老師“拖拉”、“工作能力低”,從而產生成見,個別學生還會產生輕視之意,這樣一來今后的工作阻力就更大。因此,“頭三腳”必須踢好,以便將工作納入正常軌道。
(二)充分利用班委的管理職能:對班內骨干的選擇,最好是有各個層次的學生代表,以便聽到各種意見,推動全班工作
每個學生都既有長處,也有短處,要找沒有缺點的班干部是辦不到的。在這方面,我注意從實際出發,注意看學生的主流,看學生的特長,看學生的基本素質,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長,從不以個人好惡為依據。去年我帶的那個班,除班長和學習委員外,其余班干部學習成績并不太好,可他們或在體育、或在美術、或在音樂方面有其特長,每次學校有重大活動,他們都獻計獻策,發動學生,組織領導。班里出現意外情況,他們馬上向老師匯報。班干部工作熱情高,班級管理很快有了起色。
(三)班級管理主次分明:根據后進班形成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深入細致的工作
班級管理必須抓住工作重點,決不能四面出擊,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以工作重點帶動其他工作。我曾經接受過這樣一個班,學習總評居全年級最末,但體育成績卻遙遙領先。在一次周會上,我對學生講:“體育是我們的強項,是我們班引以為豪的,那么,學習、勞動、衛生等是不是也應該成為我班的強項呢?下面請同學們討論”。過了一會兒,我叫不同層次的學生發言,他們大家都表示,一定要以體育場上的那種頑強拼搏精神去奮力進取,爭創我班年級一流。我趁機講道理,提要求。同學們正視自己的短處,積極努力彌補,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風氣也逐漸形成。在年底學校評估中,班里的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
(四)合理利用“小團體”:班級“小團休”是班級內的非正式集體,下功夫溶解他們,使之能對班級工作做出大的貢獻
一般來說,后進班都有非正式小集體存在,即那些要好的“朋友”、“同鄉”、“同學”等自發的群體。班主任一定要采取友好的態度接觸他們,給他們必要的信任,讓他們在建設班集體中做出貢獻。我現在所帶的班里有幾個學生非常要好,下課后他們馬上聚在一起,不是聊天就是打鬧,勞動中經常偷懶。知道情況后,我把他們一個個叫到沒人的地方,分別給他們布置清掃班內衛生的任務,第二天早上,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們進行表揚,他們見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們平時的懶惰,反而因這件小事在全班進行表揚,心理非常感激。從那以后,和老師的關系近了,班里的各項活動,他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主動,其中,有一名學生被評為全?!皠趧訕吮保瑸楸景嘹A得榮譽。因此,只要班主任堅持疏導、堅持正面教育,在他們“防衛式”的戒備消除以后,完全可能溶化到班集體中來,并能對班級作出貢獻。
綜上所述,“后進班”的轉化是一個曲折漸近的過程,需要班主任作長時間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好班級管理的細節工作,沒有“急于求成”式的捷徑可走,冷靜面對、理性分析、靈活把控、反復推進是每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不二選擇,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轉化“后進班”,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學生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