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新
摘要:在醫院新會計制度落實以來,醫院內部財務實務操作水平與規范性明顯提升,但仍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院貫徹新醫院會計制度的程度效果存在差異。基于此,文章將醫院會計制度的實行作為研究背景,重點闡述了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醫院會計制度;實務操作;體會
一、現階段醫院會計制度實務操作問題解構
(一)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落實效果不理想
第一,醫院內部財務工作人員會計水平與新制度要求不吻合。基于新會計制度的落實,部分醫院并未組織財務工作人員展開系統化學習,且財務工作人員很難借助自學方式對新醫院會計準則提出的要求進行深入地了解。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實務操作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失誤[1]。
第二,受歷史遺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醫院內部部分項目會計核算尚未擺脫傳統會計準則,特別是實務操作方面,仍使用原有方式,致使醫院會計核算工作呈現出半舊半新的狀態。
(二)全面預算管理推廣難度較大
根據醫院會計制度的內容要求,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落實的基礎上,同樣也制定與其相對應、與醫院實際情況相吻合的預算管理機制。但因為醫院與財政收支存在緊密聯系,因而在預算管理中的規范更為詳盡。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醫院預算管理機制的落實難度卻很大。其中,醫院內部全面預算的落實需要在管理中融入全部收入與支出,直接觸及利益相關者,進而在推行中受到極大的阻力。與此同時,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經驗并不豐富,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盲點,直接影響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
(三)醫療收支核算和分攤效果差強人意
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合理地改變了收入與支出核算方式。其中,醫院支出主要包含了日常營業支出、公益性支出以及醫療工作人員薪酬支出等相關內容。而醫院在獲取財政補助的情況下,需要合理地設置轉款轉賬,進而有效管理財政資金。在這種情況下,財政補助支出與明細科目的核算內容涵蓋內容更多,且規范也更加詳細。利用管理利用科目開展期末結算的時候,無需在各部門人員間分攤管理費用。這樣一來,嚴重影響了醫療收支核算與分攤的效果[2]。
二、有效完善醫院會計制度實務操作問題的策略
(一)強化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落實力度
作為醫院內部財務工作人員,需正確認知新會計制度執行的現實意義。其中,貫徹落實新醫院會計制度,使其財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在實務操作過程中融入會計制度,可以為內部審計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內容,進一步提升醫院管理的效果。為此,醫院需盡快轉變思想,與新會計制度對實務操作提出的要求相適應。
第一,醫院積極組織財務工作人員,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學習會計制度相關內容,使其可以對新醫院會計制度熟練掌握并運用。其中,可以聘請會計事務所內部專業工作人員,有效地解答新會計制度變化以及重點。同時,醫院與行業內部應定期開展交流座談會,并邀請醫院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對新會計制度下開展實務操作的體會進行交流與分享[3]。在此基礎上,醫院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必須保證將新會計制度轉變作為重要基礎,并采取相對應的調整措施,借助財務管理制度促進會計實務操作的開展。
第二,伴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醫院需要對會計電算化系統予以及時地更新,以保證系統設置與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相吻合。這樣一來,醫院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在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即可充分按照系統的限制以及所彈出的提示,進一步強化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程度。
(二)合理選擇預算管理方法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
醫院內部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在預算體系當中融入各種收入與支出。其中,收入涵蓋了門診費用、手術費用、掛號費用與醫藥費用等等。而支出主要有所購置的醫療器材以及工作人員薪酬等等。在預算管理機制當中融入醫院各項收支,使得醫院資金管理方面的灰色區域有所縮小,進一步增強醫院資金使用效率。
第一,醫院內部各部分需積極轉變思想,不應將全面預算管理當作個人利益的敵對面。同時,統籌兼顧全局,以長遠發展角度為切入點,與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相互配合。另外,應積極構建預算管理機制,確定各崗位職責,通過明文規定為預算管理推行奠定堅實的基礎[4]。
第二,為增強預算管理的全面性,需要梳理醫院各項收支,注重所有細節。充分考慮不同收支特性差異,并且科學合理地分類,為后期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
第三,醫院需以會計制度規定為基礎,合理選擇與醫院發展情況相適應且推行便捷的預算管理方法。特別是公立醫院,需要根據試點財政撥款獎勵的方式,借助預算管理方式,探索更具價值的財政撥款,進一步推動醫院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三)醫療收支核算口徑與時間的明確劃分
通常情況下,醫院收支核算時間與數量與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存在緊密的聯系,關乎財務報表準確性與機時性,為醫院內部控制與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信息基礎。由于醫院管理費用等相關綜合成本分布于各部門,且各項目間劃分與部門亦或是項目收支存在一定的聯系。為此,在新會計制度下開展實務操作,一定要注重會計基礎信息核算與成本分攤的重要性[5]。
在此基礎上,醫院針對會計制度背景下的收支核算規定已經形成了正確認知,同時在會計實務操作中準確應用。其中,哪種類型資金往來可以劃歸至預收賬款科目當中,或者是預收賬款發生壞賬的后續計量等等。只有保證以上細節的準確性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會計信息的實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醫院市場化發展的進程當中,醫院會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漸突顯出來。為此,應充分考慮會計實務操作的具體狀況,將其作為切入點,通過理論與經驗的支撐,為醫院會計核算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李雪梅.在醫院會計制度實務操作中的幾點體會[J].財經界,2017(24):77-78
[2] 趙進進.公立醫院財務制度與會計制度協調的對策分析[J].經濟師,2016(6):258-259
[3] 閻力.醫院會計制度改革與醫院會計新理念[J].現代經濟信息,2011(8):129-129,133
[4] 朱雅琴.醫院會計制度下前期差錯更正中事業基金與職工福利基金的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8):52-53
[5] 朱秀麗.淺論醫院現行財務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核算精細化[J].中國集體經濟,2015(1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