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林
摘要:思維導圖(Mind Map)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過程具體化、可視化的思考工具,思維導圖能夠以其樹形發散結構、各種形象生動的符號以及聲音信息充分協調的調動人的左右腦工作效率,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具有重要借鑒價值,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促進教學目標具體化,通過思維導圖來增強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通過思維導圖來幫助教師更全面地考慮學情,通過思維導圖來增強教學環節的連續性。
關鍵字: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教學設計
一、思維導圖及其基本簡介
思維導圖(Mind Map)出現于上個世紀60年代,由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布贊(Tony Buzan)提出,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過程具體化、可視化的思考工具,思維導圖能夠以其樹形發散結構、各種形象生動的符號以及聲音信息充分協調的調動人的左右腦工作效率。思維導圖能夠發揮強大作用的關在在于它的以下特點:第一,思維導圖的焦點匯集在中央的圖形上,主體突出;第二,思維導圖主題的分布是由中央向四周發散擴充;第三,各分支以關鍵圖像或關鍵文字符號呈現,細節的或者不重要的分支分布在主干分支上,便于分清問題主次;第四,各分支以節點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結構。基于思維導圖的這些特點,使用者不僅可以利用這一思維工具發散思維、理清思路,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回顧思維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于教師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高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的能力,并且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大任務是幫助學生應試,因故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往往更加注重在知識和能力目標的實現,而高中英語內容全面,語法知識點多,要求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借鑒思維導圖這一思維工具,既能夠幫助教師理清教學設計的邏輯層次,又能夠減輕教師節約教學設計所需時間,總的來說,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在從以下方面做好教學設計。
(一)通過思維導圖來促進教學目標具體化。
新課標對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做出了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等五個方面的目標,根據這五個維度的總目標,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每堂課的教學設計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教學目標具體化,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提供指導。例如,在新教材高一英語unit11中,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達到這些目標:Talk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Discuss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rite a comparison essay。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以音樂一次為核心,向四周發散構建思維導圖,包括音樂的類型、特點、曲目等支干,從而使教學目標具體化,明確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通過細化的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總目標,避免遺漏個別教學目標,影響教學的目標的完整性。
(二)通過思維導圖來增強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教學內容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務必將完整、系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尤其是重點和難點知識,保證知識的連貫性。因此,就利用思維導圖而言,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確保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在此依然以新教材高一英語unit11為例,關于教學目標中的“different kinds of music”及其“characteristics”,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個已根據這一目標要求,利用樹狀思維導圖,根據教學目標羅列出系統的教學內容,根據文章上部分展示的教學目標,圍繞著音樂這一主題,教師應當以音樂類型、時態、詞匯、語法等內容作為以“音樂”一詞為核心的思維導圖的主要支干,再在這幾個主要支干下羅列出詳細的內容,就時態而言,本課要求學生掌握運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將來時和過去將來時等,將這六種時態作為時態這一主干下的細小分支,從而確保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三)通過思維導圖來幫助教師更全面地考慮學情。
學情是教師設計教學的依據和出發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的教學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如果采用順序型的思維方式,難以全面地考慮學生的學情,造成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脫節。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發散性的思維工具,能夠保證使用者最大限度將各種學情因素考慮到其中,利用思維導圖來考慮學情能夠幫助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全面把握學情,制定出更加完整有效的教學設計。
(四)通過思維導圖來增強教學環節的連續性。
一堂課在時間和內容上分為諸多環節,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認真考慮如何將一個個分離的教學環節串聯起來,構成一個連續的課堂教學整體,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各個教學環節串聯起來,根據教學設計的先后順序、重要程度在思維導圖上呈現出來,并且,對于不同教學環節之間如何聯系起來,教師也可以在思維導圖上進行批注,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突發事件而影響教學環節,進而導致教師課堂教學過渡生硬,過渡不流暢等問題。
三、小結
思維導圖的是一種方便人們發散思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其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全面考慮教學設計的內容,確保教師能夠充分、全面地考慮到更多教學設計的因素,將教學設計得更適合學情,也能幫助教師在沒有足夠時間寫詳細的教學設計時節約時間,當然,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也不可在進行任何教學設計時都依賴思維導圖,而不對教學設計的具體環節進行詳細思考。
參考文獻
[1]李雪.“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Z終于為例進行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4-5,44-46.
[2]楊淑娟,方芳,管萌萌,王凱瑞.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設計[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119-120.
[3]趙維霞.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18-119.